打破桎梏,小米需要破局新生

最近,持续处于风口浪尖的小米,再度传出坏消息。

小米SU7 4月份新订单数量按月下跌约55%,而5月以来订单仍在持续减少,已经连续三周出现下滑。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所提供数据,今年第16至19周,小米汽车(SU7及SU7 Ultra)销量分别为7200辆、7000辆、5700辆和5200辆,SU7车型销量同步下降。

继3月致命事故引发安全性质疑后,SU7 Ultra车主维权事件持续发酵,多重争议接踵而至。对小米来说,这场信任危机与资本狂热的矛盾博弈,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转型期的深层阵痛——流量思维与制造业本质的冲突,正在重塑产业竞争逻辑。

销量崩盘背后,一场由参数狂欢引发的信任危机

4月以来订单持续减少,5月前两个星期订单量降至1.35万辆,对比3月份第二个星期订单量达2.3万辆大幅减少。

销量持续下挫背后,质量存疑是导致信任危机的关键诱因之一。中国汽车质量网2025年第一季度榜单显示,小米SU7以239分垫底,被贴上“质量最差纯电车”标签。

然而,同期的车质网榜单上,小米SU7却以1.7分高居第二,仅次于零投诉的五菱缤果Plus。而且中国汽车质量网的榜单显示,小米SU7三个月内仅有7条投诉,其中还包含“误踩油门索赔”“提车延迟赔偿”等非质量问题。

榜单与口碑两极分化,这“冰火两重天”的景象更让消费者们疑窦丛生,同时也暴露出新能源汽车质量评估标准缺失的行业困境。

诱因二则是智驾神话背后的安全漏洞。3月29日安徽高速事故中,搭载NOA系统的小米SU7撞向隔离带后爆燃,事故暴露出智驾的三个关键问题:道路标识识别失效、地图数据更新滞后、AEB(自动紧急制动)逻辑缺陷。

而接连的智驾事故使得全民智驾的呼声迅速降温。工信部、公安部等监管部门也陆续发文,要求车企禁用“自动驾驶”“高阶智驾”等模糊表述,建议使用“辅助驾驶”表述,并明确L2级系统的责任边界。这直接导致车企宣传口径全面转向。

诱因三则是营销反噬与交付拖累。尽管4月SU7以28,585辆销量跻身新能源车前十,但早期订单退订率高达40%,锁单率仅35%-40%,形成“订单越多、口碑越差”的恶性循环。

尤其在交定后,用户仍需等将近1年才能成提车,产能交付陷入死循环,当下的小米也暴露出实体经济行业的致命伤。

质量榜单的“冰火两重天”折射出行业评估标准的混乱,也暴露了参数营销对用户认知的长期透支;智驾事故揭示的“技术黑箱”则凸显了智能驾驶技术验证体系的脆弱性。

而碳纤维机盖事件引发的交付危机,更是将互联网企业“轻资产、快迭代”模式与汽车工业“重投入、长周期”特性的矛盾推向顶点。

这三重危机相互交织,最终指向一个核心命题:当互联网思维试图颠覆百年汽车工业时,究竟需要跨越哪些认知鸿沟?

困境溯源:互联网思维与制造业铁律的碰撞

小米当前的困境绝非偶然,而是雷军屡出奇招的互联网思维与汽车制造业底层逻辑激烈冲突的必然结果。

从“纽北刷圈速”的营销狂欢到“一天仅产一套”的碳纤维手搓件,从“参数碾压”的实验室神话到“锁单率仅35%”的市场反噬,小米汽车的每一步都踩在了传统汽车工业的认知边界上。

这种冲突具体体现在三大维度:技术验证的仓促性、供应链管理的脆弱性,以及用户期望的错位性(用手机迭代速度要求汽车可靠性)。

值得肯定的是,刚开始下场造车的小米,通过复制手机行业的“参数碾压+饥饿营销”模式运用于小米汽车的营销与制造上,其效果无疑是显著的。

但同时,小米也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低估了汽车作为高风险耐用消费品的特殊性。

比如,此前SU7 Ultra宣传的“纽北调校底盘”“4秒级加速”等实验室数据,正是点燃市场热情的关键。但实验室数据与实际体验差距显著,又使得社交媒体上“底盘松散”“续航虚标”等质疑频发。

这就凸显了互联网思维在汽车行业的局限性,购车用户更关注安全冗余与长期可靠性,而非书面的性能参数。

2024年底,因小米系统BUG导致的自动泊车功能异常,最终使得70余台车集体撞障碍物,以及磷酸铁锂电池97km/h撞击后热失控等一系列事件,暴露小米技术验证体系的短板。

与此同时,小米汽车关键零部件依赖宁德时代、博世等供应商。以碳纤维机盖事件为例,小米虽允许用户改配铝制机盖,但排队周期却长达30-40周。

此外,小米北京亦庄工厂设计年产能为15万辆,但实际月产能仅约1万辆,工厂调试和工人培训耗时超出预期,导致产能提升缓慢。这种“代工模式+饥饿营销”的组合,在汽车行业形成“订单积压-口碑下滑-退订激增”的死循环。

正如雷军曾指出小米模式的核心——效率,这既是小米的王牌,但若成为唯一信仰,制造业的复杂性就往往会被低估。这种思维错位,正是小米从“颠覆者”沦为“困局者”的深层动因。

走出至暗时刻,小米何时新生?

当参数狂欢撞上安全冗余的工业铁律,当流量思维碰上十年验证周期的耐久性标准,这场跨界实验的代价已清晰浮现。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这场危机恰恰为小米提供了价值校准的契机.在智能电动汽车的马拉松赛道上,真正的颠覆者需要同时具备“造车新势力”的创新锐度与“百年车企”的敬畏之心。

对于想要打破困局的小米来说,现在最需要的已经不是营销话术的迭代,而是一场从“流量驱动”向“价值驱动”的彻底转型。

先是信任重建——加强透明化并与用户共治。一则可以借鉴蔚来的“极限安全测试”直播模式,邀请车主监督碰撞试验,将危机转化为品牌重塑契机。

二则针对当下的多重质疑,小米或许可以尝试用诚意挽回,开放无条件退订通道,联合第三方发布事故报告,明确智驾系统边界。

再是技术补课——明确安全冗余优先于性能参数。针对当前存在的智驾缺陷,可以为SU7 Ultra加装激光雷达,将AEB接管预警时间从2秒延长至3秒,并公开风洞实验、电池安全验证数据。从宣传“百公里加速”转向“热失控防护”“紧急逃生机制”等安全指标。

或许市场还是会质疑“小米是否真的懂车”,但雷军手中已然握有三张底牌:全球最大的消费级IoT生态、近3亿MIUI月活用户构筑的场景化入口,以及超十年的智能制造积累。

小米可以尝试用生态协同取代单品思维,将SU7作为智能终端入口,整合米家IoT设备,深度融入“人-车-家”智能场景,重新焕活小米全价值链的深层价值。

小米的困境只会是一时的。正如马斯克在Model 3产能地狱时期的选择:关停产线提升自动化生产力,用6个月阵痛换取产能翻番——小米此刻需要的,正是这种“断臂求存”的战略定力。

而这场困局也将成为其从“流量新贵”蜕变为“造车匠人”的关键转折。

下一个周年,全新的小米终将与我们会面。

作者:璟松

来源:港股研究社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16758.html

(0)
每日电讯网的头像每日电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5月20日

相关推荐

  • 何小鹏变了,小鹏汽车转弯

    文/向真 编辑/子夜 4月15日,小鹏汽车在香港举行了首场全球品牌发布会。一方面正式宣布推出大七座MPV小鹏X9,一方面针对机器人和飞行汽车等新业务秀肌肉。 选在香港举办,小鹏剑指海外的意图明显;定价36-42万元的小鹏X9,也是小鹏冲击高端MPV市场的重要一招;而机器人和飞行汽车则是小鹏冲击多元化营收、全方位智能企业的重要业务版图。无论是出海、高端还是多元…

    2025年4月18日
    2700
  • 美团滴滴,决战巴西

    文丨方文 出品丨大V商业 中国市场外卖大战重新卷起来的同时,一场海外外卖大战正在酝酿,而主角依然是国内的外卖和打车巨头——滴滴和美团。 滴滴宣布重启巴西外卖业务背后,除了自身国际化扩张需求外,一个更加隐晦的原因是,美团要杀进巴西了。 作为互相也去入侵过的两家企业,滴滴不得不提防美团在巴西市场可能带来的威胁,这可能是滴滴先发制人在巴西开展外卖业务的原因之一。 …

    2025年4月21日
    1800
  • 《日料品类发展报告2025》发布:日料赛道持续回暖,多个细分赛道显现新潜力

    为探索日料赛道的新发展潜力,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了《日料品类发展报告2025》。 本文由红餐智库(ID:hongcanzk)原创首发,作者:红餐产业研究院。 近年来,我国的日料市场出现了较大的波动,2024年开始出现回暖迹象。据红餐大数据,2024年我国日料市场规模为690亿元,同比上升2.2%。红餐产业研究院预计,随着市场持续回暖,2025年,我国日料市场规…

    2025年3月29日
    2700
  • @武汉游客:欢迎来日照体验“蓝天碧海金沙滩”

    极目新闻记者 韩婷 丁晨 通讯员 李然 2025年4月1日,由山东省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2025年日照(武汉)文旅推介会在湖北武汉成功举办。 活动以深化合作为核心,聚焦资源互补与客源互送,通过主题推介、政策解读和合作洽谈,全面展示日照的历史文化、滨海生态与活力体验。 日照市文旅产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惠表示,武汉是日照重要的省外客源地,两地旅游资源极具互补性…

    2025年4月1日
    1600
  • 9天7个涨停难掩经营之殇,乐山电力如何破局?

    昨日大跌9.66%后,乐山电力(600644.SH)今日再度涨停。近9个交易日,该股收获7个涨停板。 股价连续上涨期间,乐山电力发布了2024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收31.96亿元,同比增长7.03%,但净利润却出现下滑,为2257.19万元,同比下降7.11%,扣非净利润则同比下降47.25%。 览富财经网注意到,近年来乐山电力净利润持续下滑,主营业务毛利…

    2025年4月25日
    2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