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AI双雄:夸克与通义千问,谁才是“一哥”?

作者/弗兰克

编辑/嘉嘉

1994年,全球第一个网络搜索引擎“WebCrawler”诞生时,人们或许想不到,30年后的搜索引擎不仅能回答问题,甚至能“反问”用户:“您是否需要更详细的解释?”

这种颠覆性体验的背后,是大模型与搜索工具的深度融合。

2024年的中国互联网世界,这种融合趋势更加显著,百度搜索接入了文心一言,小红书牵手DeepSeek,而阿里则同时押注了自家两个“选手”——夸克和通义千问。

有趣的是,这对“兄弟”正在上演一场微妙的竞合大戏:一边是月活1.48亿的C端超级入口夸克(2025年3月数据),另一边是登顶全球开源榜单的技术底座通义千问。在外界争论“谁才是阿里AI一哥”时,阿里的战略布局早已给出答案——“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

与其二选一,不如让两者编织成一张智能生态网。

【1】通义千问:藏在幕后的“技术大脑”

2025年4月,全球AI开源圈“炸了锅”。

全球最大的AI开源社区Hugging Face更新大模型榜单,通义千问的Qwen2.5-Omni以接近满分的成绩登上榜首,DeepSeek-V3-0324和群核的SpatialLM-Llama-1B分列二三位。

Hugging Face给出的夺冠原因是,通义千问的Qwen2.5-Omni能同时处理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输入,并能实时输出文本,进行自然语音合成。在多模态融合任务OmniBench等测评中,它的性能表现刷新业界纪录。

Omdia近日发布《2025年度中国商用大模型》厂商评估报告也显示,阿里连续第二年获评领导者,商用基础模型竞争力整体第一,并在模型能力和执行能力两大核心维度蝉联榜首。

这个结果让很多人意外,毕竟在很多消费者认知中,阿里更擅长商业运营而非硬核技术。但数据不会说谎,通义千问的参数规模已达到1.8万亿,训练数据涵盖45种语言、10TB跨模态内容,甚至在中文语义理解准确率上,以92%的成绩超过文心一言(89%)和腾讯混元(87%)。

“它(通义千问)就像是藏在阿里生态幕后的技术大脑。”一位云计算从业者如此评价。

这种“幕后英雄”的定位,也在通义千问的商业化路径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B端,它为宝马提供“用车专家”和“出行伴侣”服务;在荣耀手机上,它接入荣耀YOYO 智能体,化身AI客服。在C端,当你在高德地图询问“附近有什么网红餐厅”时,背后是它每天处理5亿次调用的算力支撑;在智能办公领域,钉钉基于通义千问大模型,已经实现AI对话或拍照生成应用、一键创建可自动学习文档的AI答疑机器人、AI自动创作文档文案、AI智能提取视频会议和AI群聊消息摘要等功能。

低调的背后,很大程度上加快了通义千问与各行业的融合。

在国内,中金财富、石基集团、用友网络、居然之家、软通动力等不同领域的知名企业已经官宣接入通义千问。

在英国,来自牛津大学的科技公司OxValue.AI正在通过Qwen多模态模型,处理和分析海量公司融资、研发和运营等相关文本和音频,为企业提供定制化估值服务。在新加坡,B2B旅游技术提供商Atlas基于Qwen和百炼平台打造的智能客服机器人,可提供7*24小时的服务。在日本,来自东京大学的初创企业Lightblue和AI应用企业Axcxept正在基于Qwen打造日语专属模型。

【2】夸克:逆袭的“超级入口”

如果说通义千问是阿里的“技术心脏”,那么夸克就是其“感知神经”。

3月份发布的“AI产品榜·国内总榜”显示,夸克以1.48亿MAU的成绩位居榜首,超过字节豆包(9736万)、DeepSeek(7701万)和腾讯元宝(3884万),而在上个月及以前,很多AI产品榜单中是没有夸克身影的。

夸克当然不是凭空上榜的,它确实积攒了大量用户,但之前用户主要把它当作浏览器、智能搜索、网盘等使用。在App Store里,夸克现在也是与百度、QQ浏览器、输入法等工具类应用同属一个分类,与豆包、DeepSeek、Kimi等原生AI应用不在一列。

显著的变化节点出现在3月13日,夸克当日升级成为一个无边界的“AI超级框”,将AI对话、深度思考、深度搜索、深度研究、深度执行整合到一起,可以理解为一个超级智能体,智能中枢将自动识别意图,规划梳理后调动各种不同模型和Agent模块,帮助用户完成任务。

最关键的是,借此升级,阿里将新夸克定性为集团的AI旗舰应用,近期还为此做了组织调整。新夸克发布后,原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总裁吴嘉升任为阿里集团副总裁、夸克CEO,直接向集团CEO吴泳铭汇报,提升其资源整合与独立作战能力。

一系列密集的调整,帮助夸克登上了榜首。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搜索+场景”的精准卡位,通过将搜索功能与具体场景相结合,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高效的服务。

首先,夸克在搜索功能上进行了创新。夸克的AI搜索功能能够整合多源数据,打破信息壁垒,提供多维度的信息归纳和知识整理。无论是学术文献、新闻资讯还是生活常识,用户只需一次搜索就能获得全面的结果。此外,夸克与维普、知网等学术资源平台合作,为用户提供权威的学术资料和写作支持。

其次,夸克在具体场景中的应用也极为丰富和实用。在学习场景中,夸克能够提供相关教材内容解析、学术论文、专家讲解视频等拓展资料,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职场办公场景中,夸克能够快速筛选有价值的内容,节省用户信息收集时间,并提供可靠的来源信息。这些具体场景的应用使得夸克不仅是一个搜索工具,更是一个全方位的信息处理助手。

可以说,夸克现在的地位,就相当于字节的豆包、腾讯的元宝,是阿里AI中最核心的。

未来,“新夸克”将成为阿里AI成果的“展示窗口”,通义系列模型的最新成果估计都将第一时间接入夸克,夸克用户第一时间就能上手体验。

【3】“新方向”VS“旧格局”

都是To C,都做大模型,不免引发外界对二者互为竞争对手的猜测。

而从通义千问到夸克,外界更是解读为,阿里AI 应用入口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实际上,AI生态入口的调整在阿里集团内变化来得更早。去年年底,通义千问团队一分为二。通义实验室留在阿里云体系内,继续负责基础技术研发。产品团队从阿里云智能划入智能信息事业群,与夸克平级,共同探索AI的应用场景。

今年1月,夸克也进行了品牌Slogan调整,升级为“2亿人的AI全能助手”,并与天猫精灵合并,规划新一代AI硬件产品。

业务末端的变化,是管理层策略转变的具象化。

2月,阿里财报会议上,被分析师问及自家商业生态里最具潜力的AI应用时,吴泳铭就提前预告,淘宝会陆续推出AI增强功能之外,还有通义和夸克这两大面向消费者的AI产品。

网友留言戏称这个动作是——“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但更深层的原因是,阿里深知“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两个产品同时跑,总有一个能跑出来。

但绝对的公平对待从来都很难实现,更多时候,管理者是根据具体业务的表现动态调整资源和支持力度。

如今看来,夸克似乎在竞争中获得了更多机会。原因有二,一是夸克赢得了更快速增长的用户规模,二是吴嘉升任集团副总裁,直接向吴泳铭汇报。这些变化说明,阿里的AI战略资源天平正在向夸克倾斜。

但在我们看来,通义千问与夸克其实是相辅相生的“双螺旋”模式,或者更直白的说是数据与技术的“共生循环”。

当用户在夸克搜索“如何缓解颈椎病”时,这个需求会进入通义千问的训练库,优化后的模型又能为夸克提供更精准的答案。这种闭环让两者的能力指数同时增强。

举个更加直观的例子,在巨头们打得火热的本地生活战场,夸克基于地理位置带来的服务价值将成倍放大。

比如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在浏览器中搜索旅游攻略时,夸克可以结合通义千问的海量数据给出更客观的建议。随后我们可以用高德导航目的地或者打车,用飞猪订门票、酒店,在口碑上研究一下附近哪个餐厅最好吃,借助大麦抢几张演唱会门票,若是天气太糟实在无法出门,也可以用饿了么和盒马解决一下饿肚子的问题。

总结起来,夸克的搜索数据+高德的出行数据+淘宝的消费数据,构成丰富的数据素材;这些数据,高度适配阿里体系的消费场景,从电商到云计算,从本地生活到健康医疗,数据交叉后,通义千问的大模型推理能力就显出其价值了。

如果将目光放长远,二者的阶段性更加明显。短期来看(1-3年),夸克隶属创新事业群,直接向CEO汇报,决策链路短,适合快速试错;中长期(5年以上),通义千问由CTO线统筹,背靠达摩院十年千亿研发投入,专注长期技术突破。

一短一长、一近一远,二者同为阿里在AI大模型领域的产品,是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提前布局。

【4】未来是没有终局的生态战

众所周知,大厂都喜欢内部“赛马”,阿里亦然,内部“一哥”之争从未消失。

如早前做To C的电商平台淘宝和天猫,后来收购的浏览器UC和夸克,本地生活领域的口碑和饿了么……

但面对AI(人工智能)浪潮,阿里全系都不遗余力的积极拥抱。今年2月24日,吴泳铭更是高调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巴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

这也意味着,对阿里旗下的各个业务线来说,AI是未来三年的一项关键KPI,更是考核的重点。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阿里开始大力招聘人才。今年阿里巴巴春招,近5成的岗位都与AI相关,部分AI业务部门占比更高,高德AI相关岗位占比约65%,阿里云超过80%。

而借助夸克+通义千问“两条腿走路”,阿里有望实现从“工具+模型”到“智能体网络”的演进可能。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早晨,夸克助手根据你的健康数据推荐早餐,通义千问同步调整淘宝的购物推荐;工作时,钉钉自动生成会议纪要,背后是通义千问的语义理解;下班后,高德导航避开拥堵路段,实时路况数据又反哺模型训练;晚上,饿了么根据你的习惯订好晚餐送上门……

这或许就是马云在4月10日阿里云新财年启动会上说的那句——“高科技绝不仅是征服星辰大海,更应该呵护人间烟火。”

当夸克与通义千问放在一起比较,阿里的真正目标才浮出水面——不是培养某个“一哥”,而是打造一个自主进化的智能生态系统。夸克是感知器官(数据入口),通义千问是神经系统(智能中枢),二者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然后在由内而外的去服务用户。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8320.html

(0)
每日电讯网的头像每日电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3日

相关推荐

  • 今天早点回家!湖北迎来中雨大雨暴雨+雷暴大风!

    5月3日,随着冷空气的入侵晴热天气格局转变,上午鄂西北云层较厚,其他地区也有薄云覆盖。 3日,受北风增强影响,湖北省气温开始回落。上午10时,十堰、襄阳气温在18℃至20℃之间,较昨日同期下降7℃至10℃,其中丹江口降幅最大,达11.4℃。其余大部分地区气温在21℃至27℃之间,普遍下降幅度为1℃至6℃。 五一假期接近尾声 天气即将大反转! 湖北今日有强对流…

    2025年5月4日
    500
  • 聚焦内外双循环,这家公司20亿助打造中国新优势

    【潮汐商业评论/原创】 一向低调的滴滴,正在干一件大事! 上周,滴滴宣布将追加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聚焦“稳就业促消费”以及助力制造业“走出去”,通过发挥平台企业责任,来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 作为率先发力的头部互联网公司,滴滴的动作显得更接地气些,直指对内的基层群体和全球化企业。 不难发现,这一举措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自身的“乘数效应”,将企业资源和…

    2025年4月17日
    1600
  • 拼多多千亿补贴,已箭在弦上?

    日前,传闻拼多多或将再投入千亿元,加码对商家的补贴。 一说到补贴,便不得不提及六年前的“百亿补贴”,在消费者一侧培育起了性价比心智,即便后续京东、苏宁、淘系等跟进,拼多多仍然靠着首创吃到了更多红利。而传闻中的“千亿补贴”将重点投入到供给侧,意在帮助中小商家完成高质量转型升级,构建商家、用户、平台共赢的生态。 多位商家此前曾告诉光子星球,年初与拼多多小二沟通时…

    2025年3月31日
    2500
  • 中东中亚,正成为科技企业出海的下一站

    作者 | 廉美真 编辑 | 刘景丰 进入2025年,全球的科技发展都在提速之时,在中国和美国之外的科技第三极正在浮现。这个地方,就是中东中亚。 这片位于亚非欧十字路口的神秘地带,寄托了中国出海人太多的雄心与热望:这里有着远超东南亚的人均GDP与消费能力;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进程之中,百业待举、百废待兴,数字化转型方兴未艾;多国“向东看”的外交战略与中国的“一带一…

    2025年3月28日
    1600
  • 54岁女演员“雪姨”王琳穿短裙婚纱走秀,气场全开!本人曾称“不想那么快变老,一直在运动”

    3月29日,曾饰演“雪姨”的54岁女演员王琳在上海一活动中穿短裙婚纱走秀,表情专注,气场全开,返场时笑容甜美。相关视频随即引发网友关注,有网友称赞王琳“状态超好”,表示“第一眼都没认出来是雪姨”。 3月30日,王琳本人在微博回应:第一次穿婚纱走秀,很高兴为好友王锋演绎了一次“叛逆 ” 。 王琳,1970年8月24日出生于中国上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2001…

    2025年3月30日
    1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