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每日幸运签#
当美国的“关税大棒”在中国面前逐渐失效,自诩为“交易大师”的特朗普,正试图将欧盟拽入一场针对中国的贸易围剿。据《华尔街日报》披露,美国要求欧盟以“对中国商品加征新关税”作为达成美欧贸易协议的筹码,甚至威胁若谈判无进展,6月1日起将对欧盟商品征收50%关税。这种“拉帮结派”的操作,像极了牌桌上输急眼的赌徒,试图靠掀桌子翻盘。
四年前,特朗普对华发动贸易战时曾高调宣称“贸易战很容易赢”,然而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截至2025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降反增,仅2024年就达3820亿美元,比特朗普上任时还高出12%。更尴尬的是,美国消费者为关税多掏了超过1000亿美元腰包,而中国通过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市场,反而加速了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的全球扩张。眼看单挑中国占不到便宜,特朗普转而将目光投向欧盟——这个他口中“占美国便宜”的盟友,试图用“关税绑架”逼迫欧洲站队。
特朗普的算盘看似精明,实则暴露了战略短视。欧盟表面上与美国周旋,私下却在打“避险牌”。一方面,欧盟委员会提出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25%关税,摆出强硬姿态;另一方面,波兰、西班牙等国频繁与中国接触,仅2025年上半年就有十余名欧盟高官访华,讨论产业链合作。这种“两头下注”的背后,是残酷的经济现实:中国不仅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更是德国汽车、法国奢侈品的关键市场。若真按美国要求对华加税,欧盟对华年出口额可能锐减4050亿美元,而美国承诺的“市场补偿”却虚无缥缈。
特朗普的“威逼利诱”在欧盟内部引发剧烈分裂。德国汽车业担心失去中国市场,坚决反对对华强硬;法国则想借机打压中国电动车,为自家雷诺、标致腾出空间。这种矛盾让欧盟的回应显得扭捏作态——既通过《反胁迫工具法案》储备对华“武器”,又急忙派高官赴华“灭火”。俄罗斯专家一针见血指出:“特朗普想逼欧盟远离中国,但欧洲人明白,失去中国市场比得罪美国更致命。”
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一边威胁欧盟,一边又宣称“中国非常想谈判,只是不知道怎么打电话”——这种“自我催眠式喊话”,被中国用84%报复性关税和欧盟用25%反击关税戳破。更讽刺的是,美国要求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税,自家特斯拉却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这种双标连《华尔街日报》都看不下去,痛批其为“史上最愚蠢贸易战”。
这场闹剧的本质,是特朗普在贸易战泥潭中越陷越深后的病急乱投医。当“美国优先”变成“美国孤立”,当“交易艺术”沦为“自说自话”,特朗普或许还没意识到:挥舞关税大棒的时代早已过去,全球经济版图的权力游戏,正在他的一意孤行中悄然改写。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17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