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舍的抉择成就十一年坚守,她是100名孩子的“好妈妈”

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

实习生 裴章袺 戴媛媛 韩思琦

在武汉市江汉区姑嫂树社区,有一所“爱心花朵”教育服务中心。这是一个为困难儿童提供免费托管服务的爱心机构,教室由社区提供的两间办公室改造而成。目前,有21名学龄前的孩子,大部分来自小区附近的农民工、特殊家庭、困难家庭的孩子。

守护这些孩子们的老师名叫向绪前,是这个爱心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也是孩子们口中的“向妈妈”。十一年来,向绪前为这群孩子撑起了一片天地,用爱让这些“花朵”盛开。

928.jpg

一次不舍的抉择成就十一年坚守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近日,当极目新闻记者走进江汉区汉兴街道姑嫂树社区新龙和苑三栋楼下,一阵清脆悦耳的读书声随风传来。循着声音,记者走进了这家隐匿在小区内的特殊学堂。

教室内,一位戴老花镜的女性正在黑板上写着拼音。阳光透过窗台,在她的身上洒下斑驳光影,她就是向绪前。这里就是她坚守十余年的“爱心花朵”教育服务中心,也是21朵“困境小花”共同的成长乐园。

微信图片_20250523115017.jpg

1998年,向绪前只身来到武汉,成为了立新小学(农民工子女学校)的一名教师,在这里与孩子们结下了不解之缘。2014年立新小学分流,30多名孩子由于户口、监护人等问题,不能正常进入小学。原本可以跟着学校分流任教的她,实在放心不下这群“困境小花”,她毅然决然放弃公职,在姑嫂树社区的帮助下,成立了慈善教育机构——“爱心花朵”教育服务中心,为这群孩子撑起了一片天地。

“刚开始就是空空的两间房,后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墙面刷成淡蓝色,地面铺上了地板,孩子们有了课桌和黑板,才有了现在这个样子。”向绪前笑着比划这房间的各处,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十多年的光阴。

微信图片_20250523115054.jpg

记者走进这间约20平米的教室,处处可见向绪前的用心:讲台抽屉里整齐叠放着备用袜子、柜门内侧贴着每个孩子过敏食物的便签、墙角的小书架上摆满了绘本和教具。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特殊课程表”:除了常规的拼音、算术,还有安全教育、手工烘焙和“心灵树洞”时间。

“他们都要比同龄的孩子更懂事,特别让人心疼。”向绪前望向正在做算术的孩子们,眼神中满是温柔。

既是老师又是妈妈的365天

每日清晨6点半,向绪前就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她早早来到教室打扫消毒,用湿抹布把黑板擦得发亮,将教室的桌椅规整。

在这里,向绪前不仅要当老师,还要当妈妈。每天早上,总能看到她悄悄把早餐塞给那些啃冷馒头的孩子;午休时,她会轻轻为踢被子的孩子掖好被角;放学后,她经常牵着无人接送的孩子走街串巷送他们回家。

微信图片_20250523115027.jpg

“向妈妈,我的铅笔断了!”“妈妈在,我来帮你削。”像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爱心花朵”教室上演。11年来,向绪前和家人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这些孩子身上。她的丈夫负责买菜做饭,女儿帮忙做好后勤保障。

有时候也会因为特殊情况,孩子们回不了家,她就会让孩子们在学校留宿,晚上也会一直陪在身边。逢年过节,他们还会把无法回家的孩子带回建始县老家,带他们看清江水、吃腊肉、放烟花。

“一开始我有些抗拒,觉得照看孩子责任太大了。”向绪前的丈夫宋有成告诉记者,看到妻子日夜的辛苦,最终自己也选择来此帮忙,如今自己的哥哥姐姐平时也会抽空来摘菜做饭。

微信图片_20250523115114.jpg

面对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除了生活上的照顾,更需要情感上的保护。向绪前会每天给孩子们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长期的相处,孩子们都变得开朗起来,也会主动地和大家交流沟通。

58岁的向绪前腰越来越弯,头发也花白了许多。有人劝她休息,她摇头:“等这批孩子上小学了,我再歇歇吧,他们就像我亲生的一样,我不舍得。”在她的手机相册里,存满了孩子们的成长照片:第一次写工整的“人”字,第一次背诵古诗,第一次表演节目……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的爱心接力

在“爱心花朵”教育服务中心门前,有一个2平方米的烟柜,这是烟草部门为向绪前特批的“爱心专柜”,每月收入都用于孩子们的伙食。

微信图片_20250523115014.jpg

如今,“爱心花朵”有了新帮手:社区志愿者每周来教画画,高中学生送礼包、大学生团队定期开展科普课、手工课,连小区内的老顾客都成了“编外家长”,自发捐赠衣物和学习用品。

“现在社会上支援我们的爱心人士越来越多了,志愿者们带来新鲜有趣的知识见闻,还有各类特色课程,孩子们都很高兴。”向绪前将手机上志愿者的联系方式向记者展示,十多所学校的数百名志愿者,每周都会来为孩子们上课。

微信截图_20250523115815.png

姑嫂树社区副书记张德霞介绍,“爱心花朵”里长大的不少孩子,都会时常回家看看。李仁英就是其中之一,他考上了武汉市旅游学校后,暑期会回来做志愿者,还会给孩子们买零食和玩具。

走出教室,姑嫂树路的梧桐正抽新芽。11年前播下的“爱心种子”,早已长成遮风挡雨的大树。在这里,向绪前用皱纹与白发,为困境儿童编织出最温暖的童年。正如她常说的:“每个孩子都是花朵,只是需要不同的土壤,而我的责任,就是帮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17633.html

(0)
每日电讯网的头像每日电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3日 下午4:19
下一篇 2025年5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