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源”一源六馆焕新启幕,设立文化发展基金首期1亿元

“五四上海第一钟” 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鞠文韬 摄

见证报国情怀的“五四上海第一钟”、存世最早的复旦文凭、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复旦大学校名手迹……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来临之际,拨开历史的尘埃,诸多珍贵文物在复旦大学新校史馆展出。

5月18日,作为复旦大学校区的发源地、复旦精神的溯源地,“复旦源”文化育人功能区启幕仪式举行。以相辉堂草坪为中心,包括校史馆、博物馆、艺术馆、科技成果馆、校友馆、特藏档案馆在内的“一源六馆”正式落成并开放。

复旦大学校史馆

其中,全新打造的复旦校史馆以“教育报国、自立自强”为主线,基于丰富的历史档案、照片、录音、视频、模型、文物等,采用多样化的展陈形式,展现120年来复旦人教育救国、开拓创新、自立自强的奋斗历程。毛泽东主席给复旦大学题写的校名手迹(1951年)在展馆内展出,尽显骨力的行草书“復旦大學”四字纵逸奔放、一气呵成;被称为“复旦大学校钟”的“五四上海第一钟”,曾经拉开五四运动在上海的序幕,也是复旦师生声援五四、心系家国、传播进步星火的见证;宣统元年(1909年)颁发的复旦公学卒业文凭,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复旦文凭,以黄色为基调,“复旦公学”四字分别位于四角,四边还缀有双龙戏珠图案,上半部分印有“慈禧太后谕”,下方详列了各门课程的成绩及总平均分,左下角盖有当时复旦公学监督高梦旦(高凤谦)和教务长李登辉的私印。

毛主席给复旦大学题写的校名手迹(1951年)

存世最早的复旦文凭

复旦大学博物馆则由相伯堂、简公堂、景莱堂(蔡冠深人文馆)组成。相伯堂以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的名字命名,建于1933年,相伯堂与北侧简公堂曾遭炮火重创,百廿校庆之际新修的相伯堂恢复了原貌,作为复旦大学博物馆的“码头”,将配置全市、全国、全球文博资源,引进国内外合作展;简公堂二楼设有礼堂,上世纪二十年代李大钊、鲁迅等名人曾来此演讲,著名戏剧家洪深领导的“复旦剧社”也在此成立,校庆之际将改为董顾丽真艺术博物馆;蔡冠深人文馆再次修缮后面向公众开放,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打造“文化客厅”与“公共文化外交”新平台,设立半开放式标本中心+互动实验室、VIP接待室、多功能报告厅“颖琴厅”。

复旦大学科技成果馆以“探索基础科学”“突破重大技术”“融合交叉研究”三大主题展区为核心,从极宏观到极微观的基础研究创新,从信息技术到人工智能,从生命健康到科学装置的重大技术突破,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方式,系统呈现复旦大学近年来取得的高水平、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

复旦大学艺术馆的首展以“日月复光华”为名开启。展览邀请观众沉浸于朱东润先生书法的金石风骨,感受王蘧常先生章草的浩然之气。沉睡在故纸堆中的艺术精魄,与当代的先锋实验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生动诠释了“古与今”“常与变”“人与物”和“技与道”等一系列当代问题。作为复旦大学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实践,本次展览旨在突破学科藩篱,邀请观众见证哲学和科学、艺术和技术的跨界共生。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了解到,为更好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学校决定设立“复旦源”文化发展基金,首期金额1亿元,得到校董校友和各地校友会积极又热烈的响应。基金很快实现了首期筹款1亿元的目标,其中,复旦校董、云锋基金联合创始人、主席虞锋创办的企业云锋基金捐赠5000万元,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会长黎瑞刚,校董、中赟资本董事长陈靖丰分别以个人名义捐赠1000万元。

基金将以“复旦源”为依托,以校史育人、文化育人、创新教育、艺术美育、榜样育人为目标,着力引进丰富历史文化资源、高水平艺术资源,展示顶尖科创成果,致力于全面为复旦学子打造历史文化教育场所、提升审美素养和艺术品位,擦亮“复旦源”文化育人功能区特色名片。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16299.html

(0)
每日电讯网的头像每日电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5月18日

相关推荐

  • 种植耐旱作物、启动备用水源,甘肃各地多举措应对旱情

    今年以来,甘肃多地出现不同程度干旱,各地多举措应对旱情。 甘肃平凉遭遇持续干旱,已启动25处应急备用水源 甘肃省平凉市降雨偏少四至七成,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目前,已因干旱造成11.87万人和1.18万头牲畜饮水困难,15.8万亩越冬作物受旱。当地启动应急备用水源,解决人畜饮水紧张。 在距离泾川县城18公里的朱家涧水库,工作人员安装增压泵,预计最快明天增压泵…

    2025年5月18日
    200
  • 男子酒后多次打110要求代驾,扬言有“AK47和AK48”被行拘5日

    “喂,110吗?快来送我回家!”近日,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团结派出所深夜突然接到一个“特殊订单”。酒醉的大理男子施某在同学聚会散场后,竟将报警电话当作“代驾热线”,连续4次拨打110要求派车接送。 面对民警的耐心劝导,施某不仅置若罔闻,更语出惊人地称,“我有AK47和AK48!”“要炸派出所!”嚣张言论瞬间触发“警报键”,民警立即启动案件调查程序。 男子扬言…

    2025年3月26日
    2300
  • 聚焦规范涉企执法 息县开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

    大象新闻记者 张亮 通讯员 胡天瑞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规范涉企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效能,5月12日上午,息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司法局联合举办的息县规范涉企执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县总工会二楼会议室开班。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李晋升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代明州主持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李晋升充分肯定了…

    2025年5月16日
    500
  • 科技日报刊文批院士专家“赶场式”跑会:助长浮躁之气功利之心

    现在,各级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举办的各类论坛、峰会、学术会议上,活跃着一些院士专家的身影。院士专家带着研究成果和创新观点参会,不仅有利于与会者获取前沿动态,还能激发创新思维,让人开阔眼界、收获真知。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院士专家外出参加活动过多过频,四处站台亮相,对科研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 比如,有的院士专家不分场合、不加甄别,频频受邀参加各类论坛会议,“不是…

    2025年5月6日
    1000
  • “多规合一”改革7年成效如何?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亮成绩单

    发布会现场 5月16日,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张兵在例行发布会上介绍自然资源部“多规合一”改革成效。他说,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自然资源部着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通过7年不懈努力,完成了空间规划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已基本形成。 张兵介绍,自然资源部牵头编…

    2025年5月16日
    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