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全新一代雷克萨斯ES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这本该是一场展现品牌革新雄心的盛宴,却因设计引起争议。作为雷克萨斯在华销量占比超50%的“扛把子”车型,ES的换代本被寄予厚望,但车展首日即遭网友集体吐槽:“这还是雷克萨斯吗?”
争议的焦点首先落在设计层面。新车采用封闭式前脸和分体式大灯,经典的“纺锤形”格栅被弱化为下方进气口,闪电状日行灯虽得以保留,但夸张的导流槽设计被部分网友调侃为“强行运动化”。更大的槽点来自侧面L型黑色装饰条——这条被广东网友戏称为“虾线”的细节,被认为破坏了ES一贯的优雅线条,甚至有评论尖锐指出:“设计师可能刚吃完早茶,顺手把虾线画在了车上”。
内饰的颠覆性变革则让争议升级。双联屏设计、电子排挡杆、副驾娱乐屏,这些中国造车新势力的标志性元素被植入雷克萨斯座舱,传统胡桃木饰板与实体按键被大幅削减。支持者认为这是“拥抱智能化的必要转型”,但更多老车主痛心疾首:“雷克萨斯的‘和风茶室’质感消失了,现在像极了网红咖啡厅”。一名网友的评论引发共鸣:“如果追求科技感,为何不直接买新势力?雷克萨斯的品牌溢价正在被自我消解。”
动力系统的“保守”与设计的“激进”形成微妙对比。混动版ES 300h沿用2.5L THS系统,纯电版虽基于新平台开发,但续航和性能参数仍未公布。有业内人士分析,这种“油电并行”策略暴露了雷克萨斯的矛盾:既想通过电动化吸引年轻用户,又不敢彻底抛弃燃油时代的基本盘。
近年来,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中屡屡陷入“身份迷失”——奔驰EQ系列因设计激进流失用户,宝马iX3靠降价维持销量。雷克萨斯ES此次争议,本质是豪华品牌在“讨好新用户”与“留住老粉丝”之间的艰难平衡。汽车设计师李明(化名)指出:“双联屏和隐藏式门把手确实能提升‘出片率’,但过度追求网红元素可能让品牌沦为流量附庸。”
值得玩味的是,这场争议背后藏着中国市场的话语权博弈。雷克萨斯中国总经理李晖在发布会上强调,新车“以中国需求为研发原点”,从内饰到智能系统均针对本土偏好优化。然而,这种“过度本土化”反而引发质疑:当德系品牌坚守“全球统一设计”时,日系豪华车是否在迎合市场中丢失了品牌灵魂?
这场设计风波或许正是传统车企转型的缩影。当电动化浪潮裹挟审美变革,豪华品牌既要面对新势力的技术碾压,又需在文化认同上找到新支点。一位网友犀利点评:“优雅不是复刻过去,而是创造未来的经典。雷克萨斯需要思考:是做一个跟随潮流的‘好学生’,还是成为定义潮流的‘破局者’?”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8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