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润光能再战IPO 能熬过光伏行业的“至暗时刻”吗?

《投资者网》蔡俊

光伏龙头中润光能(下称“公司”)再次提交上市申请,目的地为港交所主板。

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4年公司在全球专业光伏电池制造商中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18.3%,产品涵盖N型电池、P型电池,及光伏组件等产品组合。

此次港交所IPO,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国际为联席保荐机构,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立新的海外生产基地,生产高效光伏电池片;未来五年在新型光伏电池片及光伏组件产品方面的研发工作和技术创新;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当下,光伏行业正经历一场产能出清,阵痛传导至每个角落。唯有充裕的现金流才能抵御这场周期,谁能坚持等到下一轮周期起势,考验每家企业及其实控人。

行业寒冬里的IPO

中润光能的上市之路,一番波折。

2023年,公司就申请上市创业板,之后顺利过会。但2024年6月,保荐人海通证券向深交所提交撤销上市申请,深交所根据“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2024年修订)”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对公司IPO终止审核。相关规定对发行人和保荐人都有所要求,如发行人财务或其他状况明显恶化,保荐人被责令整顿等。

受挫内地资本市场,公司寄望于在香港融资,尤其撞上行业寒冬,资金储备比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13.2亿元,同比下滑45.68%;净利润由2023年16.81亿元转为-13.63亿元,由盈转亏。同期,公司资产负债率也攀升至83.7%。

光伏行业过冬,追溯整个产业链,供大于求的局面令行业中的每个“毛细血管”都感受到凛冽寒意。2022年,电池片的单价还是0.99元/瓦;但2024年,单价已降至0.32元/瓦。

对此,公司在申报稿中表示“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随着光伏产业价值链各环节产能突增,光伏行业整体出现阶段性和区域性产能过剩,行业利润率出现下滑。”

大环境的泥沙俱下,对主营电池片的公司而言,哪怕身为赛道龙头也不能独善其身。截至2024年,公司P型电池片产能仍占32.8%。一方面,短期内行业仍将承担产能过剩的阵痛。另一方面,产品迭代也逐渐开花结果。性能更优、转换效率更高的N型电池片,开始加速成为市场主流。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4年P型电池片的市场占比降至20.5%,预计2026年以后P型技术线路退出市场。国内部分厂家已着手产能淘汰或产线升级,比如钧达股份计提同类资产,通威股份启动改造升级。

这种趋势性的变化,可能倒逼公司处理P型电池片产线。实际上,公司目前正加紧研发N型 TOPCon电池技术,2024年该产品量产效率26.9%,拥有67项发明专利,主要集中于制造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研发上投入有所减少。2024年,公司研发人员为350人,2022年为621人。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3.69亿元、6.32亿元、2.89亿元。站在经营和战略层面上,减少研发帮助公司降低成本;从专利方向看,创新设计的含金量高于制造环节,因此公司此时的减少可能是一种研发资源再分配。

不止于募资

2010年,全球新能源热潮兴起,创业多年的龙大强敏锐捕捉到商机,决定投身光伏行业,其与配偶共同成立中润光能的前身。

随后的岁月,就是一场光伏行业波澜起伏的峥嵘历史。2016年,公司迎来第一个成长节点,即产能突破1GW。2019年,公司又顺利投产2GW单晶PERC产线,率先完成从多晶向单晶的转型。2020年,公司再度兴建产线,顺势巩固在电池片的龙头地位。

甚至海外市场,公司先后在柬埔寨、老挝投建电池片以及组件建设项目,抢滩国际市场份额,并与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隆基绿能等全球龙头组件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客户覆盖全球十大组件巨头中的九家。

十余年时间,龙大强造出了一个光伏龙头。但行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能接住上一波红利的企业,也得在光伏红海中寻觅下一次崛起的浪潮。以此来看,晶科能源、隆基绿能等下游组件厂商开始自建电池片产能,寄望于垂直整合产业链,力图在大浪中翻涌跳跃。

相比之下,公司起家于电池片,垂直扩张到光伏组件。当行业内的其他大玩家整合之际,公司的布局能否扛住产能过剩的大风大浪,还有待观察。

实际上,上市的意义不只是募资发展,完善内部治理也是每家企业需要沉淀的内功。

根据此前深交所的反馈,2020至2022年,龙大强夫妇以关联企业拆借的形式占用公司资金累计超18亿元,用于对外投资、代发薪酬等。申报上市前,龙大强夫妇通过转让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股权,套现超11亿元,用于偿还债务及个人支出。

其中,1.56亿元、6.84亿元、1.24亿元、0.29亿元、0.99亿元分别用于缴纳股权转让税款、归还公司借款、对中善新能出资、家庭支出、控制的其他企业偿还银行借款等本金及利息。企查查显示,中善新能持股公司7.17%。龙大强旗下的产业布局,除了新能源外,还有房产开发,具体为徐州和泰房产开发有限公司。

在此期间,龙大强还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原因是向无关联第三方提供担保、被担保方丧失偿还能力而产生的被动债务。之后其与银行签订执行和解协议,才被移出名单。

不止如此,2020至2022年,公司与子公司不规范票据使用金额分别为9亿元、13.45亿元和11.47亿元。2020年和2021年,公司向员工或第三方个人提供借款,余额分别为60万元、150万元。(思维财经出品)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8301.html

(0)
每日电讯网的头像每日电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3日 上午11:03
下一篇 2025年4月23日

相关推荐

  • 极目锐评|千禾董事长为“千禾0”喊冤,何为“零添加”应有权威说法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千禾味业产品检出有害重金属镉,以及“千禾0”商标与“零添加”概念混淆的相关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继3月20日深夜,千禾味业发布沟通说明,称“相关产品未外源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和其他化学剂”之后,千禾味业董事长伍超群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使用“千禾0”商标的产品都是零添加产品。其强调,根据中国和欧盟标准来看,“千禾0”系列产品均远低…

    2025年3月25日
    3200
  • 国防部:中美两军交往正在按计划推进

    3月27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答记者问。 记者:请问中美两军近期是否会开展重要交往活动?请进一步介绍中美两军关系情况。 吴谦:关于中美两军交往,双方已经有了一些初步共识,正在按计划推进。构建一个稳定的中美两军关系,既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正如拉丁谚语中所讲到的:要依星辰航行,而非随波逐流…

    2025年3月27日
    2700
  • 供应链「暗战」:谁在主宰茶饮江湖的隐形战场?

    【潮汐商业评论/ 原创】 上月底,茶饮人最盛大的行业展会之一“上海国际酒店及餐饮业博览会”落下帷幕,万款新品首发,超30万人聚集,大家在这里寻找2025的新方向。 其中一点,都指向了新式茶饮。 3月蜜雪冰城的上市,更是给茶饮市场带来了一场狂欢,1.84万亿港元的认购价金额,刷新港股历史纪录,市值逼近千亿大关。但狂欢背后,鲜为人知的是:它竟然不靠卖茶赚钱! 同…

    2025年4月9日
    1000
  • 这边警告“要有大麻烦了” 那边威胁加关税 特朗普继续对乌俄施压

    近期,美国与俄乌双方互动频频,但收获寥寥。 由于在解决俄乌冲突问题上迟迟没有进展,加之近期乌俄分别在矿产协议及和谈事宜上表态强硬,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也分别对双方发出威胁。 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特朗普说“将有大麻烦”,对俄罗斯则祭出“二级关税”的威胁。 美乌矿产协议又生变数 特朗普:泽连斯基“将有大麻烦” 美国总统特朗普30日表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试图拒绝…

    2025年4月1日
    2300
  • 景区回应给赶海游客投喂2.5吨蛤蜊:主要为给游客提供情绪价值

    五一首日,有网友发视频称,不少游客到山东省日照市赶海,被赶海园工作人员“投喂”蛤蜊。该赶海园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投蛤蜊是考虑到现在的水温还不是很高,海滩附近的蛤蜊较少,这几天客流量较大,蛤蜊已经被游客挖得差不多了,为保障游客体验才选择人工投喂的方式,这些蛤蜊也是野生养殖的。 另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投蛤蜊是五一“龙王献宝”活动的一个环节,并不局限于蛤蜊…

    2025年5月2日
    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