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科技市值缩水近7成,昌敬是时候“二选一”了

文丨贾志飞

出品丨大V商业

作为石头科技和极石汽车两个企业的董事长,昌敬清空微博和抖音后,舆论风波开始发酵了。

近日,昌敬毫无征兆地清空了抖音和微博,引发了市场猜想。

有说法认为极石汽车出了问题,过去几年时间里昌敬几乎一致在卖力地为极石汽车宣传,以致于石头科技的投资者对比颇有不满;当然,也有说法认为昌敬是为了几天后的上海车展做悬念营销。

无论如何,昌敬夹在极石汽车和石头科技之间的状态,是时候了结了。

在过去4年的时间里,昌敬作为石头科技的董事长和极石汽车的创办人,自身精力分散在两家企业之间,导致了两家企业都出现了业绩的问题。

极石汽车并没有如期爆发,而石头科技在“失去4年董事长”的日子里,行业发生巨大的变化,同行纷纷发力,石头压力巨大。

▌1、突然“收声”

毫无征兆,昌敬清空了社交账号内容。

近日,昌敬清空了社交账号内容,引发市场猜忌极石汽车是否出现变故。极石汽车公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不清楚创始人清空社交媒体账号内容的原因,公司目前平稳运行,产品销量有所上涨。”

围绕着昌敬和他的账号,最近出现了一系列争议,这些争议本身就是昌敬和极石、石头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

2024年末,昌敬在其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极石汽车在沙漠越野活动的视频,这导致了大量的石头科技投资者不满,因为石头科技股价持续下滑,而作为董事长的昌敬却将精力都用在了极石的项目上。

昌敬对此进行了回应,却引发了一次舆论风波。昌敬公开回应,称石头科技正处于“战略转型期”和“阵痛期”,希望持有石头科技股票的投资者能够“耐心一点”。

这就引发了投资者对昌敬套现的质疑。

根据公开信息和公司公告,昌敬在2023年3月至2024年6月期间,通过两次主要的减持操作,累计出售了其持有的部分石头科技股份,合计套现金额约8.88亿元人民币。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套现近9亿元,却劝说投资者耐心。

昌敬和石头科技投资者“对立”,主要是因为三点:

1、昌敬目前有着双重身份,既是石头科技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又是极石汽车的创办人,并将时间更多地花在了极石汽车上;

2、极石汽车并不在石头科技旗下;

3、石头科技的股价下跌。

可以说,这三点也就是昌敬目前问题的症结,简单总结来说就是:极石不赚钱、石头科技(投资者)没赚钱、昌敬自己赚钱了(套现)。

尤其是,石头科技上市后其大股东小米、董高监甚至包括联合创始人毛国华不断减持。

2021年2月22日晚,石头科技发布的减持公告称,石头时代、丁迪、高榕、启明、顺为、天津金米、公司董监高毛国华、吴震、万云鹏、张志淳等10名股东,拟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739.7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合计不超过11.10%。

值得注意的是,首轮减持名单里,包含了早期投资方、员工持股平台、雷军系的小米和顺为核心投资人,以及企业的董监高。

如今是昌敬自己的减持。一个连投资方甚至是创始团队都在加紧抛售的企业,怎么能让市场投资人安心持有。

智能汽车可以说是上一代互联网富豪最冒险的游戏。昌敬在石头科技上市一年后,便投入了自己的大冒险游戏中,原威马汽车CTO闫枫担任CEO。

除了蔚小理三家创始人、小米雷军等互联网大佬之外,还有小牛电动的创始人李一男等都在此后加入到了造车的项目中。

争议点还在于极石汽车并不在石头科技旗下。

昌敬和石头科技方面多次强调,洛轲智能/极石汽车是昌敬的个人创业项目,与上市公司石头科技没有直接股权关联,是一家完全独立的公司。

但是极石汽车是否从石头科技拿到了技术、研发等资产尚未可知,比如说极石汽车曾经以不到30万的价格从石头科技拿到了域名和商标。

还有就是,市场认为极石汽车的自动驾驶算法和石头科技的扫地机算法有相似之处,那么石头科技的研发成果是否已经免费或者以某种方式提供给了极石汽车?

投资者质疑昌敬不务正业,实际上董事长去造车并非没有先例。

比如雷军就是从小米原先业务中脱手去专门搞汽车,但是小米汽车依然在小米旗下,汽车项目的营收、利润以及股价提升都回报给了小米集团。

而极石汽车呢?

▌2、石头科技与极石汽车的“主副线错位”?

投资者质疑昌敬,彼时也是石头科技最差三季报发布之时。

2024年第三季度,石头科技扣非后净利润为3.25亿元录得6个季度最差,同时当季扣费后净利润录得-45.25%负增长,这也差不多是历史最低值。

石头科技的股价下滑,也让投资者吃了亏。2024年底石头科技的股价从10月份的330多元每股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跌到了不到200元每股。

石头科技上市后,曾经受到市场追捧股价一度飙升到500多元每股,石头科技的市值也一直站上千亿,也被称为“扫地茅”。

如今来看石头科技的股价为185元每股距离最高点已经跌了65%左右,蒸发了将近7成的市值。

近几年石头科技陷入到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中。

相比于营收一直来维持双位数增长,石头科技的扣非后净利润增速2021年开始转负,并连续几年维持在低个位数,2023年经历了短暂的一年高增长后,2024年再次为负增长。

2024年全年,尽管营收大增,归母净利润反而同比下降3.64%至19.77亿元,扣非净利润下降幅度更大,同比减少11.26%。

盈利压力主要源于成本和费用的快速上涨。

2024年,石头科技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9.38%。期间费用中,销售费用增幅最为显著,同比增长73.23%,达到29.61亿元,占营收比重接近25%,其中广告支出高达19.24亿元。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6.93%至9.71亿元,管理费用也同比增长63.83%。

2021年被认为是石头科技完全脱离小米的一年,当年销售费用高达9.38亿元较上一年增长近50%。

此后石头科技销售费用一路走高,2024年达到了29.67亿元占营收比例25%。

2024年的财报透露出微妙的信号:营收增速放缓,净利增幅不及预期;与此同时,销售费用增长迅猛,显示出为了抢夺市场份额,不得不加大营销投入。

石头科技的这些业绩变化,也暗合了扫地机行业的新动向。

比如2020年海外业务快速增长,为石头科技带来了业绩的第二次增长,否则按照2024年国内的营收情况,石头科技的营收应该停留在55亿元也就是2021年后本应该就走下坡路。

当时间来到2025年,石头科技的境外销售即将面临着危机,是否能够保住超过一半的销售市场,以及利润最高的海外利润,这对于石头科技和昌敬来说是接下来的挑战。

▌3、昌敬是否应该回归?

行业的变化正在悄悄开始,扫地机和造车两个行业都不乐观。

2022年的时候,扫地机企业开始向新的领域进军,比如2023年初就爆出石头科技申请了洗衣机等专利。

今年开始追觅等企业进入到大家电领域,而与此同时很多大家电企业推出了洗地机产品。

双方的较量升级。

2022年扫地机市场开始出现变化,比如国内的头部扫地机巨头开始了以价换量,通过降价来获得销量,这也意味着扫地机开始进入了价格战。

以石头科技为例2022年也是国内市场毛利率最低的一年,仅为45.10%远低于2023年和2021年的49.26%和47.76%。

但是到了2024年石头科技的毛利率为46.49%再次走低。

扫地机市场正在经历从“高端替代”到“全面卷价格和营销”的转型期。科沃斯发力中低端,小米不断下探价格底线,新玩家如追觅、云鲸等则通过AI路径和水洗、除菌等概念搅动市场。

再加上今年海外市场可能并不顺利,石头的压力会很大。

另一方面,极石汽车压力更大。

极石汽车也算是高开低走,其定位是越野+户外,首款车的定位就是对标奔驰G系列的越野车型,希望借助增程技术,单次续航突破1000公里。

天眼查信息显示,昌敬任洛珂汽车董事长,投资方包括腾讯、高榕、IDG等,还有魏桥创业(北汽)等传统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极石汽车项目开始于2021年差不多和小米汽车项目启动时间相近。在小米汽车已经突破20万辆后,极石汽车的销量依然低迷,月销量为数百辆。

昌敬和石头科技投资者的争议在于两方面,一是其是否套现,二是专注于极石汽车是否不务正业。

最初昌敬开始创办极石汽车之时,就有报道提到昌敬已经不太参与石头科技日常运营,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汽车产品上,而且,昌敬也告诉投资人,造车将是他接下来的工作重心。

但是另一方面,有报道提到昌敬自己的回应,“因为我自己其实是一个汽车发烧友,造车项目其实更多的还是我个人的喜好和投资,和石头科技并没有太大关系。然后事实上我也没有直接参与到造车企业的日常运营上,有专门的团队去管理,所以没有耗费我很大的精力。我的工作重心还是在石头科技的管理上。”

这意味着,其实很难说昌敬在石头科技还是极石汽车。当极石汽车需要给投资方交代时,消息显示昌敬心力投入极石更多;当石头科技需要给投资者交代时,昌敬就表示极石属于个人投资。

但实际上,两个现在的状况都不算好。

昌敬之前天天为极石汽车展台而忽视了石头科技,如今清空了社交平台,不知道是极石出了问题,还是石头科技境况变得紧急了。

但无论如何,昌敬都不能再在两个企业之间职责和精力模糊不清了,需要尽快做二选一的决定。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8197.html

(0)
每日电讯网的头像每日电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2日 上午10:40
下一篇 2025年4月23日 上午10:00

相关推荐

  • 5月你好 新的开始 拥抱更好的自己

    5月,劳动节 致敬每一位劳动者 5月,青年节 祝所有大好青年,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5月,立夏节气 迎接充满诗情画意的夏天 5月,母亲节 记得说一声“妈妈我爱你” 5月,端午节 端午安康 2025过了三分之一 新的开始,去拥抱更好的自己~

    2025年5月1日
    500
  • 从90%本地客到60%北上广金主:一场直播改写旅行社20年生意逻辑

    “不是主动求变,是被迫改变”。 前几天,我和一位在地级市做组团社的Q总交流,当我问她,你们这两年是怎么主动求变,实现成功转型的呢,她意味深长的说出了上边的这句话。 那她们的转型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我还是先说结果,Q总他们旅行社在当地已经做了20多年,2023年初开始大力度布局新媒体业务,目前公司有十几个直播间,有近50名成员的直播团队,有数十个账号矩阵,20…

    2025年4月21日
    1000
  • 新能源汽车不卷价格卷AI了?智驾军备竞赛该咋看?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最近几年的基本上都是在特斯拉的带领下全面进行价格战,然而就在最近新能源车企几乎全部开始降低了价格战的烈度,反而开始卷起了自动驾驶,智驾的军备竞赛我们到底该咋看? 一、新能源汽车不卷价格卷AI了? 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2025年才刚过去4个月,但汽车行业密集的发布会却释放着一个微妙的变化——当镁光灯亮起时,车企高管们不再急于展示产品的…

    2025年4月9日
    1300
  • 大厂们要进、朱啸虎要退:人形机器人的火热与现实

    文/王慧莹 编辑/子夜 造出一台人形机器人,成为当下科技圈最火的事之一。 行业的聚光灯之下,站着宇树科技、优必选、智元机器人等垂直的人形机器人企业,更吸引着大厂玩家的跨界。 家电领域,美的公开了人形机器人样机,海尔智家与星动纪元合作布局家庭机器人,格力成立新公司推进智能机器人的研发。 手机领域,vivo正式宣布成立机器人Lab,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

    2025年4月9日
    1100
  • 左手超充,右手换电,宁德时代左右手互搏图什么?

    作者丨青沐 编辑丨六子 一边发布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一边大力推进巧克力换电;既布局储能市场,又探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宁德时代似乎想从电池企业的定位出发,走得更远。 尤其是在4月21日公开发布新超充电池的钠离子电池后,外界更是意外:之前还说超充不如换电,转头仍然是“我全都要”,巨头的言论果然总是从利益出发。 这种看似矛盾的战略也引发了市场质疑:在比亚…

    2025年4月23日
    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