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每日幸运签#
近日,小米YU7的宝石绿配色在发布会上惊艳全场,让人没人想到这场发布会演变成一场跨国车企的隔空交锋。发布会前夕,法拉利中国在社交平台高调晒出一辆绿色Purosangue车型,配文“跨越60年,独特配色重塑经典”,被网友解读为暗讽小米“模仿”豪车设计。这场看似巧合的“撞色”,实则揭开了国产车与海外品牌在设计与品牌话语权上的深层博弈。
小米YU7的主打色宝石绿,灵感源自哥伦比亚绿宝石,雷军曾多次强调其工艺之复杂、光影层次之丰富。而法拉利发布的Verde Dora配色,则强调“专属定制”与历史传承,两者虽同为绿色,但前者主打自然灵感,后者标榜贵族血统。微妙的是,法拉利发文时间恰在小米发布会前,配图中车型的绿色色调与YU7高度相似,甚至被网友调侃“连嘲讽都带着优雅”。
这不是小米第一次卷入设计争议。此前SU7因造型接近保时捷,被戏称“保时米”,而YU7的侧面线条和隐藏式门把手,又与法拉利Purosangue如出一辙。有网友吐槽:“小米设计师可能把法拉利和保时捷的PPT混在一起了。”但也有声音反驳:“颜色没有专利,难道法拉利用过的绿别人就不能用?”
这场“绿色暗战”绝非偶然。一方面,小米正以“对标豪车设计+性价比”的策略冲击高端市场,YU7瞄准的Model Y用户群体,恰好与法拉利潜在买家存在部分重叠。法拉利此举既是对品牌调性的维护,也是向市场重申“奢侈血统不可复制”。另一方面,国产车设计屡被质疑“模仿”,本质是行业对原创话语权的争夺。一位汽车分析师指出:“当特斯拉用极简风颠覆传统时,没人说它抄袭。但中国品牌一旦借鉴经典设计,就会被放大审视。”
有分析认为,这场争议折射出中国车企的尴尬处境:既要借势国际设计提升品牌认知,又需在模仿与创新间找到平衡。一位资深汽车媒体人评价:“小米的聪明在于,它用‘家族设计语言’将争议转化为记忆点——保时捷和法拉利的元素经过重组,反而成了辨识度标签。” 也有供应链人士透露,国产车设计趋近豪车,实为迎合消费者对“高端感”的直观需求,“就像手机圈的‘苹果风’,市场认可才是硬道理”。
不过,长期依赖设计话题并非良策。某车企设计总监直言:“国产车若想真正打破偏见,必须拿出像华为问界M9那样具有文化内核的原创设计,而非止步于‘形似’。”
有人认为小米拉低了豪车设计的门槛,“让年轻人花20万开出百万气场”;反对者则批评“抄作业也要讲究基本法”。而更多吃瓜群众关注点清奇:“法拉利要是真急了,不如起诉小米门把手专利?”还有网友表示,在小米 SU7 发布时,街上只要看到小米汽车,就能听到 “保时米”“山寨米” 这样的调侃 。
有人认为,豪车用绿色叫经典,国产车用绿色叫碰瓷——这本身就是一种偏见。当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类似的争议只会更多。毕竟,在商业世界里,被讨论意味着被看见,而被看见,往往是打破垄断的第一步。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17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