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座万亿之城去年人口增长逾十万,“增量冠军”重回一线城市

在“新一线城市”群体盘桓数年以后,中国大陆27座GDP万亿城市中的“人口增量冠军”又回到一线城市。

5月22日,深圳发布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当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785.9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9.94万人。至此,所有万亿城市去年的统计公报出齐,中心城市作为承载经济、人口等发展要素主要空间形式的作用凸显,去年23座万亿城市的常住人口增长,一线城市深圳、广州(15.1万人)分居增量第一、第二,合肥(14.9万)、长沙(10.34万)、杭州(10.2万)的增量也超过十万人。

GDP超万亿、常住人口过千万的“双万城市”,去年因合肥的加入而增至16个,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天津、青岛、长沙、郑州、西安、东莞等。其中,处于长三角城市群的4个,珠三角城市群有3个,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各2个,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各1个。

在全国人口总量持续减少的背景下,中心城市作为承载经济、人口等发展要素主要空间形式的作用凸显。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以后的2021~2023年,“新一线城市”武汉、长沙、合肥分别拿下城市年度人口增量第一。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明文彪在接受潮新闻采访时表示,城市的人口规模、增速离不开空间承载力和产业承载力,改革开放后沿海城市率先竞逐资源要素,承载力大幅提升,人口增长最快。随着产业集聚,产业链开始围绕核心城市周边布局,这直接影响到人口发展趋势,本来已有相当基础,又抢抓风口发展新兴产业的新一线城市成为人口增长之星,西部经济中心成都、中部经济中心武汉、“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成为市区人口逾千万的超大城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

2017年、2018年,深圳曾连续站上城市人口增量榜首位,时隔五年,凭借活跃的经济和年轻态的人口结构,机械增长(外地人口净流入)、自然增长(出生人口大于死亡人口)共同出力,鹏城再次登顶。

深圳的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三,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8万亿元,5.8%的增速在全国城市前十强中列第二。目前,当地的经济发展已进入提质阶段,高附加值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外来高素质人口流入,加速了技术扩散、产业升级。

据“七普”结果,深圳常住人口中0~14岁的占15.11%,15~59岁的占79.53%,60岁及以上人口仅占5.36%,劳动年龄段人口占比近八成,市民平均年龄32.5岁。

人口的平均年龄与自然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动态关联,年轻人口占比大,一定时期内生育率通常能维持在较高水平。目前,含常住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数据的《2024年深圳市社会性别统计报告》尚未发布,此前两年的报告显示,2023年深圳常住人口出生率8.46‰、死亡率1.16‰,即自然增长率7.30‰(同期全国-1.48‰);2022年常住人口出生率9.23‰、死亡率1.18‰,自然增长率8.05‰(同期全国-0.60‰)。

以常住人口持续的强增长而论,万亿城市中以长沙、杭州为著,到去年,保持每年10万人以上的人口增量已超过和达到10年。从南北划分看,去年北方的“人口增量第一城”也发生易位,西安以8.94万人超过郑州的7.8万人,夺回“北方第一”。

在全国的出生率已数年低于1%、最近三年人口总量持续减少的背景下,万亿城市的人口增量更多地依靠机械增长。与此同时,各地着眼长期,正努力通过给予经济补贴和福利待遇,平衡职场压力与家庭生活,优化公共服务、提升普及水平等,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百万英才汇南粤”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上海站)上,深圳数百所中小学、医疗机构诚意引才。

深圳近年来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在教育、医疗、托育、就业等方面持续发力。其中,基础教育学位累计新增82.4万个,数量为全国城市之最,2024~2035年规划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校160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8万个;三甲医院数量已由2015年的10家倍增至33家‌。4月中旬,以深圳为主力的广东“百万英才汇南粤”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上海站)设置教育医疗专区,借重上海、长三角的高校资源、医疗储备人才,为当地的“民生提质”加力。

今年3月,浙江省出台有关实施方案,将根据国家部署建立实施生育补贴制度,为符合条件的生育家庭发放生育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放结婚消费券、托育券,开展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

2018年以来,万亿城市宁波已多次放宽落户政策,在浙江率先试行居住证转户籍制度,去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77.7万人,增加8.0万人,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已连续两年为负数。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报道,4月下旬,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市政府关于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有委员提出,当前一些问题需要高度关注,有的地方对生育问题的严峻性认识不够,认为“生不如抢”,把很多精力用来吸引外来人口,目前宁波外来务工群体中适龄女性的比例下降,削弱了产业工人扎根的意愿。同时,性别责任分担机制亟待重构,可以借鉴国际经验,推行“父母同权”,实施男女均等的养育假政策,强制规定父亲参与育儿假期,破除女性“生育就要牺牲职业”的制度性障碍。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17630.html

(0)
每日电讯网的头像每日电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3日 下午4:18
下一篇 2025年5月23日 下午4:19

相关推荐

  • 男子骗来3270万转女友 自己节俭度日

    自己无车无房和父母住在一起,平时没有任何的高消费,刘某余看似是一个普通人,实际上,却是一个隐藏极深的诈骗犯,通过非法手段骗取钱财3270万元。 5月16日,记者从成都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获悉,成都公安经侦部门成功破获刘某余涉嫌系列合同诈骗案,查封、扣押涉案资产2500余万元,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以租赁出售加油站、加气站为名 伪造合同协议等实施诈骗 据成…

    2025年5月18日
    600
  • 评论员观察:“AI+消费”如何打开新空间

    避免“新瓶装旧酒”,注重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同频共振,促进“互联网+”迭代升级为“人工智能+”,将极大推动消费扩容提质 着眼场景挖掘、算力统筹、安全保障等关键领域,以政策促协同、优化资源配置,才能让人工智能成为普惠型基础设施,助力中小企业共建良好消费环境 网购时的“选择困难症”,相信你我都有。 想入手电动牙刷,但产品繁多,选了几款有“眼缘”的商品放进购物车,便…

    2025年3月24日
    3900
  • 国铁集团:5月4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040万人次

    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5月4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040万人次,计划加开旅客列车1818列。5月3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813.7万人次,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从铁路12306车票预售情况看,今日热门出发城市主要有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杭州、西安、武汉、南京、深圳、重庆;热门到达城市主要有北京、上海、广州、成都、…

    2025年5月4日
    1300
  • 香港金紫荆广场举行五四升旗礼

    5月4日,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动委员会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金紫荆广场五四升旗礼2025”。来自香港多个青少年制服团体大约1200名学生到场观礼,通过活动将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及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上午7时50分,青少年制服团队整齐划一地踏着中式步操进场。8时整,在《义勇军进行曲》歌声中,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冉冉升起,现…

    2025年5月4日
    2100
  • 陕西:未来一周高温持续,继续发布冬小麦干热风风险预警

    预计5月17日至21日陕西全省大部以晴间多云天气为主,中北部有6至7级阵风,局地可达8级以上。18日至21日陕北局地、关中大部和陕南大部有35℃以上高温天气,局地可达37℃以上。22日至23日以阴天天气为主,大部有阵雨或雷阵雨,中北部和商洛有6至7级偏北风。这是记者5月17日从省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省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沈姣姣介绍,预计18日…

    2025年5月18日
    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