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城市将有这些新变化

未来5年,城市将有这些新变化(权威发布)

未来5年,城市将有这些新变化

制图:张芳曼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5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

有何变化?

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介绍,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就是要推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意见》明确提出8项主要任务,包括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等。

秦海翔说,《意见》部署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其中,好房子建设主要是大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同时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努力把老房子、旧房子也改造成好房子。稳妥推进危险住房改造,加强老旧厂房、低效楼宇、传统商业设施等存量房屋的改造利用,推动建筑功能转换和混合利用。

城市不仅更加宜居,还将更具韧性、更为智慧。“十四五”以来,我国系统化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目前已累计建设改造各类市政管网50万公里,消除城市易涝积水点4800个,同时有超50%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配套加装物联智能感知设备。秦海翔介绍,下一步将继续抓好“里子”工程,推进城市燃气、供水、污水、排水、供热等地下管网升级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持续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对城市市政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动态预警、有效处置,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怎么推进?

创新完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

城市更新主体多元、诉求多样,《意见》提出,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

相关部门将采取哪些改革措施?

——抓体检,建立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一体化的推进机制。秦海翔说,做好体检工作,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查找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另一方面要坚持目标导向,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目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已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拓展城市体检的广度和深度,建立体检发现问题、更新解决问题、评估实施效果、推动巩固提升的闭环工作机制。

——抓规划,建立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实施体系。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张兵表示,自然资源部通过建立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加强存量资源资产调查,摸清数量、权属和利用情况,并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针对性开展城市内部自然和人文历史方面的空间要素调查,形成统一的底图底数。在“一张图”上推动完善调查、登记、权益、规划、用途管制、执法督查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畅通部门间数据共享,真正实现把资产管起来、让资源用起来、让城市活起来。“我们支持各地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健全‘定期体检、五年一评估’制度,持续对自然、人文历史等各类资源资产开发保护状况进行动态监测预警。”张兵说。

——抓落实,建立城市更新政策协同机制。《意见》在用地、财税、金融等方面明确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秦海翔表示,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政策协同机制,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引导经营主体参与,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共参与的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

如何支持?

强化资金、用地等保障

持续加大中央投资支持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负责人赵成峰介绍,“十四五”以来,已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过4700亿元,支持城市燃气、排水等地下管网改造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门设立城市更新专项,目前正抓紧组织计划申报和项目评审等工作,将于6月底前下达2025年城市更新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同时,在“两重”建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安排中,将继续对城市地下管网及设施建设改造项目给予支持。

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2024年,为引导部分大中城市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相关部门启动中央财政支持部分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首批确定15个城市。“一年多来,15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品质显著提升,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创新迈出坚实步伐。”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郭方明介绍,今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和财政部再选拔第二批20个城市。

金融监管总局统计与风险监测司司长廖媛媛介绍,金融监管总局正制定专门的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通过实施城市更新项目清单管理,明确金融机构贷款的条件和流程,引导金融机构更好满足城市更新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金融机构对照城市更新行动的具体要求,抓紧研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制度流程、业务系统和绩效评价体系。

针对用地问题,张兵表示,过去不到两年时间,自然资源部连续发布了4份规划政策指引,从优化核定容积率、鼓励用地功能转换兼容、推动空间复合利用等方面指导建立正负面清单制度,为地方指明完善政策的方向,留下探索空间。

记者手记

显力度,也要见精度

出政策、推试点、抓项目,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相关部门拿出实招硬招,让大家看到了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决心。

每个城市的地域环境、发展阶段等各不相同,城市更新改什么、怎么改,需要在科学化、精细化上下功夫,显力度也要见精度。

见精度,要摸清家底、找准问题。这需要通过城市体检了解城市的“健康”状况,精准找到建设发展中的问题,为城市更新找准方向和重点。见精度,要尊重规律、分类施策。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聚焦百姓急难愁盼问题,进而探索适合自身的可持续更新路径。

下足绣花功夫,精准施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将不断提升,我们的城市生活将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来源:人民日报)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17293.html

(0)
每日电讯网的头像每日电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1日 下午3:18
下一篇 2025年5月21日

相关推荐

  • “4人入室抢婴案”开庭,被害人:我要质问人贩子还有没有其他受害者

    4月2日上午9时30分,“山东入室抢婴案”将在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被告人曾某、吕某、王某、袁某被控拐卖儿童罪。 “我要在法庭上质问他们,到底还有其他受害者吗?”开庭前,准备进入法庭的被害人姜甲儒说道。 案件起诉书显示,检察院审查后查明,2006年12月4日凌晨1点,曾某、吕某、王某三人持械采用翻墙入院破锁的方式,进入被害人姜甲儒家中,在暴力控制了姜甲…

    2025年4月2日
    1600
  • 从“养猪村”到“旅游村” 山乡小村绿色“转身”

    大象新闻记者 孙浩宇 大潮争先看东南 ——广电融媒体总编记者福建采访行来到南平市延平区斜溪村。斜溪村是福建水口电站库区移民村,有4个自然村。 20年前生猪养殖是村里的支柱产业,但也破坏了环境,猪粪横流,气味刺鼻。1998年以来,延平区牢记嘱托,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和生态转型的一路艰辛探索历程,用了20多年时间,分阶段全面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作,探索“1…

    2025年5月10日
    1100
  • “五一”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将达215万人次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将达2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7%。预计出入境客流高峰将主要集中在5月1日和5月5日。 大型国际空港口岸出入境客流稳步增加,上海浦东、广州白云、北京首都、杭州萧山、成都天府等大型国际机场口岸出入境客流稳步增长,预计日均出入境人员分别为10.1万、5万、4.5万、1.9万、1.8万人次。 随着港澳…

    2025年4月28日
    1600
  • 天文学家、民盟江苏省委会原常务副主委任江平逝世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七届、八届江苏省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第六届、七届、八届民盟中央委员,第五届民盟江苏省委会副主委,第六届、七届民盟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第八届民盟江苏省委会常务副主委任江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1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6岁。 任江平1938年11月出生于上海,籍贯广东南海。1984…

    2025年4月18日
    1500
  • 深圳南山法院回应“执行款未到账”:张核子公司申请的执行异议成立

    5月20日,针对张核子公司前员工执行款3个月未到账一事,深圳市南山区法院回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该执行案张核子公司申请了执行异议,法院希望双方调解结案,并两次延长了审限。目前,法院支持了张核子的执行异议,并将21.30万元已划扣到法院账上的执行款返还给了张核子公司。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张核子前员工杨某某因劳动纠纷而与张核子的深圳市核子…

    2025年5月21日
    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