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50多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GB 7718-2025《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GB 28050-2025《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两项标准备受关注。这些标准以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营养健康、规范行业生产为核心,与每位消费者的餐桌息息相关。
作为普通消费者,如何在琳琅满目的食品中快速读懂标签信息,为家人筑起健康屏障?我们为您划重点!
食品标签是什么?
必须包含哪些信息?
食品标签是预包装食品的“身份证”,传递食品特性、营养及安全信息。根据国家标准,标签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
生产者和(或)经营者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
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
营养标签(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配料表暗藏玄机!
3个原则要牢记
配料表是判断食品属性的关键,记住三点:
1、递减排序:配料按添加量由高到低排列(≤2%的可不排序)。
2、全面标示:所有原料必须标注,包括食品添加剂。
3、案例解析:
纯咖啡配料为“咖啡豆”;
某速溶咖啡配料为“白砂糖、植脂末、奶粉、咖啡粉…”,提示其含糖量高且含添加剂。
划重点:两类产品均符合安全标准,但消费者可根据需求选择纯咖啡或风味饮品。
营养标签:看懂“1+4”与“1+6”
营养标签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如“高钙”)和功能声称(如“钙助骨骼健康”)。
1、现行标准(1+4):强制标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
2、新标准升级(1+6,两年后实施):新增“饱和脂肪”和“糖”,更利于控糖控脂。
3、NRV%是什么?
以某坚果营养成分表为例:脂肪44.8g/100g,NRV%为75%,即吃100g满足成人日需脂肪的75%。
小贴士:NRV%帮助快速判断营养摄入占比,合理规划饮食。
企业能随便标“高钙”“低脂”吗?
不能!所有营养声称需严格符合国标。
例如:
“高钙”牛奶:每100ml钙含量≥120mg;
“低脂”食品:脂肪含量≤3g/100g(固体)或1.5g/100ml(液体)。
消费者可依据标签声称,精准选择所需产品。
实用技巧:3招辨别调制乳VS乳饮料
1、看产品类型:标签若标注“调制乳”或“含乳饮料”,一目了然。
2、查配料表:调制乳含乳量≥80%,“乳”排第一;乳饮料“水”常居首位。
3、盯蛋白质含量:调制乳≥2.3g/100g,乳饮料≈1.0g/100ml。
揭秘“无糖”饮料:为什么甜却不含糖?
“无糖”指每100ml糖含量≤0.5g,甜味来自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安赛蜜)。 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可能标为0,或单独标注“糖0g”。配料表会注明甜味剂名称,放心选购。
食品标签是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要保障,更是健康选择的第一道防线。省疾控中心呼吁:关注标签细节,科学搭配饮食,让每一口食物都成为健康的基石! 转发给家人朋友,一起做“标签达人”吧!
来源:健康科普、中心公卫所、河南省营养学会-冯寅花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16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