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揽子重磅政策出台有何深意?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这一揽子金融政策包括央行发布数量型、价格型和结构型三大类十项具体政策;金融监管总局在房地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民营企业融资、稳外贸、加大科技创新支持等方面提出八项增量举措;中国证监会围绕稳市场提出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大力发展并购重组、科技创新债券,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各项举措。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国内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等多重挑战的当下,此次一揽子金融政策“组合拳”的出台,彰显了国家稳经济、促发展、稳金融的决心,能够有效缓解市场压力,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一揽子重磅政策出台有何深意?
图/图虫创意

如何看这次降准降息的时机和力度?

此次政策出台的时机把握精准,兼具及时性与针对性。一方面,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此时出台一揽子金融政策是对政治局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体现了政策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另一方面,当前国内经济面临内需修复乏力、外需波动加剧的双重压力,二季度稳增长任务艰巨,政策在“五一”假期后第二个工作日公布并落地,既对冲了节日前后市场情绪的潜在扰动,也向社会各界释放出“稳预期、强信心”的明确信号。

从政策实施力度分析,此次降准降息可以说是“量价齐调”的关键举措。首先是降准降息的政策力度较大,是历史上第三次同一天宣布双降(同一天宣布降准降息,此前在历史上仅有两次,分别是2008年12月22日和2015年8月25日),0.5个百分点的降准幅度,预计释放约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有效缓解市场流动性紧张状况,为企业融资“解渴”;0.1个百分点的政策利率下调,连同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等多领域利率调整,形成覆盖实体经济全链条的融资成本压降效应。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结构性政策创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扩容、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工具创设,标志着金融支持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深化,既瞄准“卡脖子”技术攻关的资金痛点,也聚焦老龄化社会的消费潜力激活,精准破解供给结构失衡与有效需求不足的深层矛盾。

从政策出台的即时效能看,市场反应未呈现剧烈波动,一方面是因为当前面临的经济环境更为复杂,市场不确定性更多,市场预期的力度更强;市场信心的恢复需要时间,政策效果的显现通常存在滞后性,短期内的市场反应未必能完全印证政策落地后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也恰恰反映出政策设计的审慎考量。在全球通胀高企、地缘风险交织的复杂环境下,政策制定者选择分阶段释放红利,既可以避免短期强刺激可能引发的市场扭曲,也为后续调控预留缓冲空间,体现了“稳当下”与“谋长远”的平衡智慧。

从政策的结构设计看,三大类政策工具聚焦经济运行中的关键堵点难点问题,包括企业融资难、居民消费乏力、资本市场波动、长期资金不足、楼市不稳、创新驱动不足等难题,旨在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政策“组合拳”,精准施策,逐步化解深层次矛盾,夯实经济基础。

数量型政策主要解决的是市场流动性问题。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至0,直接影响银行体系的货币供应量,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振投资和消费。

价格型政策则主要关注利率水平,0.1个百分点的政策利率下调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来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融资成本,鼓励更多的借贷和投资活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通过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和公积金贷款利率,可以进一步减轻特定领域的融资成本,如农业、小微企业、居民房贷等,从而激发这些领域的经济活力。

结构型政策主要是侧重精准调控。通过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等,进行差异化政策引导,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升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效率,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韧性。

未来空间有多大?

未来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的政策空间,可从总量宽松、价格调节、结构创新三个维度来看待。

总量层面,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目前仍高于主要经济体平均水平,通过定向降准、动态调整存准率等工具释放流动性的空间犹存,后续可根据经济运行节奏灵活运用,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 “源头活水”。不过,这需要综合考虑金融稳定、通胀控制等多重因素,审慎决策。

价格层面,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的传导机制存在优化空间。可探索通过调整SLF、PSL等工具利率,引导中长期资金成本下行,进一步减轻企业融资负担;调整公开市场操作,灵活开展国债买卖操作,提升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加强市场流动性调节能力。

结构型政策层面,可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优化更有效的结构性工具,包括定向降准、再贷款、MLF、买断式逆回购、互换便利等,精准滴灌,提升政策工具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当然,政策空间的运用需坚守审慎底线,既要防范流动性过剩催生资产泡沫,也要避免结构性工具过度使用干扰市场机制,在“扩大政策效能”与“维护金融稳定”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

应对外部冲击,还有哪些政策组合可以尽快出?

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政策应对需构建“财政 + 货币 + 产业 + 监管”的立体协同体系,强化底线思维与逆周期调节。

财政政策方面,可以继续加大中央政府债务规模,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加大对民生、科技、环保等领域的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和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等;持续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支持力度,并适当扩大补贴范围和品种;优化投资结构,引导社会资本加大科技创新、民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资力度,提升投资效益。

货币政策要在结构型工具上做足文章。在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方面,推出更多对应定向支持工具,如加强服务消费信贷支持、优化出口承压企业融资条件等;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提升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同时,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如逆周期资本缓冲、动态拨备要求等,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和金融市场变化;推动国际金融政策协调,推出更多跨境金融工具,并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与管理,促进跨境资本流动的平衡与安全。

产业与就业政策需同步发力。强化就业优先,尤其是加强对中小企业政策的支持,帮扶重点就业群体和青年创业,确保就业形势的稳定。在市场准入、财税优惠,以及金融支持等方面对一些新兴领域松绑,推广绿色消费和智能消费等新兴消费模式,鼓励创新和新产业发展,从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房地产与资本市场调控要注重“提前部署”“精准施策”。如进一步优化限购政策的空间,因地施策,进行差异化调控,加大力度收购存量商品房转变为保障房和租赁住房,增加供给,调节市场供需,重点支持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加快推进“类平准基金”制度建设,明确其法律定位与操作规则,完善类似中央汇金公司的角色,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资金来源、退出机制等,提供更系统、更有效的干预手段,为资本市场异常波动提供制度化稳定工具;通过中间价调控、发行离岸央票、调节外汇储备等方式,加大汇率调节力度,防范跨境资本异常流动,确保汇率稳定。

总的来看,从去年9·26政治局会议之后一揽子增量政策,到此次一揽子金融政策的出台,它们都不仅是应对短期压力的“及时雨”,更是深化改革的“铺路石”。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宏观调控需立足当前“稳增长、防风险”,着眼长远“调结构、强根基”。坚持政策连贯性与工具灵活性相统一,才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制度支撑。

(作者系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

作者:田轩

编辑:闵杰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15041.html

(0)
每日电讯网的头像每日电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4日
下一篇 2025年5月14日

相关推荐

  • 美股周一收高,纳指100ETF涨超3%

    美股周一收高,道指上涨约600点,纳指上涨约2.3%。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希望美联储降低利率。 受盘面影响,纳指100ETF涨超3%,但溢价率超过8%。此外,其余跟踪纳指的相关ETF普涨逾1%。 有分析认为,悬而未决的关税政策,以及特朗普有关美国贸易政策的整体言论,已引发投资者对美国经济根基不稳的恐慌。近期消费者信心数据疲软更放大了这种忧虑,导致2月下旬以来…

    2025年3月25日
    3200
  • 港股创新药概念股走强,多只相关ETF涨超3%

    港股创新药概念股走强,信达生物涨超7%,康方生物涨超6%,三生制药涨超4%。 受盘面影响,多只港股创新药相关ETF涨超3%。 有券商表示,完善创新药价格机制、构建多元化的支付体系,创新药的国内政策环境持续向好,同时海外临床数据陆续发布,对外授权进入高峰期,创新价值兑现加速,维持医药行业推荐的评级。

    2025年4月24日
    2500
  • 医院大动作!看病少花钱?

    乡镇卫生院留不住两种人:病人和医生。 75岁的邱杰住在广东阳江市沙扒镇,膝关节疼的毛病已经几十年,疼痛发作时像有密密的针在扎,严重时甚至下不了床。实在疼得受不了,他就到乡镇卫生院针灸,但只能轻微缓解。过去,对镇上的居民来说,“稍微重一点的感冒也要去县医院看。如果是肿瘤这种涉及开刀的病,直接跑到省里的大三甲,但大医院连挂号很难”。 这是中国基层医疗的一个缩影。…

    2025年4月28日
    1700
  • 3300多亿美元现金储备创纪录!巴菲特手持巨额现金,打算干什么?他如何应对特朗普关税?投资界“春晚”倒计时

    当地时间5月3日,被誉为“投资界春晚”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以下简称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将在美国奥马哈拉开帷幕,这场盛会不仅是股东们的聚会,更是全球投资者学习与交流的绝佳机会。 此次大会适逢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60周年,在特朗普关税政策搅动全球经济、芒格离世、阿贝尔的接班、伯克希尔步入“后巴菲特时代”的背景下,这场盛会看点十足。 届时,“股神”巴菲特将与接班人…

    2025年5月3日
    2500
  • 重大资产重组“黄了”!知名公司突然宣布:终止收购汇源果汁!股价2连跌停,此前官宣收购计划后曾6天涨超78%

    历时9个月,A股污水处理巨头国中水务(SH600187)对汇源果汁的收购计划最终还是黄了。 4月23日早间,国中水务发布公告,宣布终止收购汇源果汁相关的重大资产重组。 随后的4月23日、24日,国中水务连续2天跌停。而在此之前的10个交易日,其股价涨超40%。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7月22日宣布收购汇源果汁后,国中水务曾连续收获6个涨停板,区间涨幅达78.06…

    2025年4月24日
    2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