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县: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大象新闻记者 张松涛

今年以来,清丰县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坚持改革破题、产业筑基、群众主体“三位一体”,成功打造全国首个以“蘑菇IP”为主题的农旅融合·产村一体示范项目——“青来计划·蘑菇点灯”,探索出一条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3月29日,“青来计划·蘑菇点灯”项目盛大开园,同步举办“人文旅居·创意生活”2025年河南省乡村旅游宣传推广活动,截至4月6日,共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500万元。

一、改革破题,构建协同推进新机制

坚持以改革思维破壁垒、聚资源、凝合力,以机制创新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发展。一是创新规划引领机制,重塑空间发展格局。立足市域副中心功能定位,主动对接全市精品旅游线路规划,以G342国道为主轴,整合马庄桥镇等南部6个乡镇资源,串珠成链打造“蘑菇点灯”等28个特色农旅项目,建设总长27公里、涉及南部6乡镇、35个行政村的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南部产业带,形成“一乡镇一特色、功能互补、产城融合、全域联动”的发展新格局。二是创新协同攻坚机制,提速项目落地见效。强化高位统筹,成立县委书记、县长“双挂帅”的农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打破部门壁垒,由县级干部牵头组建建设、接待、招商、应急保障、文旅5个专班,推行“一线工作法”,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文广体旅局等部门联合办公、现场解难,马庄桥镇驻村督导、夜会调度,全流程优化服务保障,推动“蘑菇点灯”项目从签约到运营仅用260天,跑出农旅融合发展“清丰速度”。三是创新多元投入机制,激发共建共享活力。突破传统融资模式,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村集体参与”的共富机制,由政府、企业、村集体三方按比例出资,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蘑菇点灯”项目由马庄桥镇政府与中青旅按2:1比例联合投资,中青博纳专业化运营6年,村集体按出资额6%享受稳定分红,构建“政府优环境、企业强运营、集体增收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打造乡村振兴利益共同体。

二、产业筑基,激活三产融合新动能

聚焦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以工业化思维强一产、以创新驱动优二产、以文旅融合活三产,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一是一产提质创品牌,夯实产业根基。突出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以马庄桥镇国家(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整合产业园和省级产业强镇建设资金,实施赵家村茶树菇生产基地升级工程,扩建菌棚487座,年产量突破1.2万吨,打造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茶树菇生产基地。强化品牌赋能,推动清丰茶树菇、杏鲍菇等6个品种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注册“清菌优品”区域公共品牌。深化产销对接,依托大地密码等电商平台,对接京东等100余家采购商,构建“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网络,让清丰食用菌走向全国大餐桌。二是二产加工增效益,提升产业价值。创新“工厂制棒链+农户出菇链+平台研发链+企业加工链”“四链融合”发展模式,依托全县17家工厂化食用菌企业、10个国家级和省级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累计取得专利86项,推动科研成果加速转化。引进广东薪界食品等龙头企业,开发菌菇零食、饮品等“食字号”“健字号”产品20余种,培育出全国爆款单品——慷达“小金鱼”菌菇馄饨、“野人日记”菌菇魔芋蒸饺,丰蕈银耳羹日产能达10万瓶,“龙乡红”鲍菇酱、“饭来张口”菌菇辣椒酱等稳居电商平台品类销量前列,推动食用菌从初级农产品向高附加值商品跃升。三是三产文旅赋新能,拓展产业空间。深挖“蘑菇+”文旅价值,围绕“食、住、游、购、娱”五大场景,打造蘑菇故事汇、烟火夜市、主题民宿等18个特色消费业态,融入非遗手工艺、农耕体验等文化元素,构建“蘑菇点灯”农旅IP矩阵。项目全面运营后,预计年产值达2500万元,综合经济效益超7500万元,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以上,真正实现“一朵菇”带活一方经济、撬动全域旅游,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4月6日,“青来计划·蘑菇点灯”项目获央视《晚间新闻》报道。

三、群众主体,探索共建共享新路径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创新“资源整合+技能提升+全民参与”发展模式,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一是盘活资源资产,拓展增收渠道。深化农村“三权分置”改革,扎实推进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制,创新“租赁+入股+合作”多元模式,盘活农村沉睡资产。项目采取统一规划、企业运营、农户受益的方式,将村民闲置农房改造为特色民宿、文创商铺等业态,建立“保底租金+经营分红”双重收益机制。“蘑菇点灯”项目盘活闲置农房67间,打造主题民宿3栋、特色商铺21家,可带动村民年均增收58万元,村集体年增收24万元,实现“闲置变活跃,资源变收益”。二是强化技能赋能,促进稳定就业。健全“政校企”三方联动技能培训体系,联合濮阳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围绕项目运营实际需求,为周边村民量身打造导游讲解、志愿服务、民宿服务、餐饮保洁等专项技能课程,学员通过考核后颁发项目上岗证。至目前,389名村民已通过考核认证,上岗后可人均月增收2500元,既有效解决项目用工需求,又促进农民稳定增收。三是创新参与机制,汇聚共建合力。推行“党建引领+群众自治”工作法,建立“支部提议、党员带头、群众响应”工作机制,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创新开展捐钱、捐物、捐力、捐智“四捐”活动,累计收集“金点子”83条,募集农耕器具、传统家具等老物件92件、旧砖8000余块,村民义务投工1100人次,形成“干群齐心、共谋发展”良好局面。

审核:张松涛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9871.html

(0)
每日电讯网的头像每日电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7日 下午3:21
下一篇 2025年4月27日 下午3:22

相关推荐

  • 清朗浦江|网络平台如何对“饭圈”说不

    主动招募“黑粉”、组织粉丝到线下闹事、将诋毁内容修改成昵称……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多个网络平台出现“饭圈”乱象。 网络社区共治、优化AI机审模型、联合运动员出品打击网暴视频……在上海市委网信办指导下,属地网络平台开展集中整治。 “清朗浦江·2025”五大重点专项行动近日对外公布,其中就包括“清朗浦江·e企守护”抵制网暴整治“饭圈”乱象。3月25日,澎湃…

    2025年3月29日
    2000
  • 履新后首次调研,浙大校长走进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实践基地

    据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3月30日消息,3月29日上午,刚刚履新的浙江大学校长马琰铭院士参观“牢记嘱托、科教报国 ”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和校史馆党员教育培训基地,调研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论述和对浙江大学的重要指示精神,调研学校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取得的办学经验和发展成就,走进师生一线了解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情况。 其…

    2025年3月30日
    1900
  • 长沙小伙记录42楼高空作业全过程“吓懵”网友 ,本人回应

    在百米高空修空调是什么体验?近日,长沙小伙赵亮(化名)用第一视角记录下了自己从47楼下降到42楼,在140米高空维修空调外机的全过程,让百万网友直呼“隔着屏幕都腿软”。“高空作业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样危险,只要按规范操作就没有问题。”4月27日,赵亮告诉记者,他从事该行业已有十多年,最高的一次高空作业有240米。 赵亮在140米高空维修空调外机。受访者供图 第…

    2025年4月28日
    1700
  • 从“土”到“潮”,唢呐何以“圈粉”年轻人

    前段时间,上海音乐学院唢呐博士刘雯雯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吹响一曲《百鸟朝凤》,社交平台弹幕上满是“唢呐一响,燃爆全场”的留言。如今,唢呐这一传统乐器正以破竹之势闯入年轻人的世界,掀起一阵热潮。 这一古老乐器的“逆袭”,绝非偶然。唢呐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便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明代后期,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唢呐逐渐被老百姓接纳和喜爱。它是迎亲时的热闹欢腾,是送别亲人…

    2025年5月2日
    400
  • 影子调查丨起底“三无”拖拉机产销链:出口掩内销,监管如虚设

    在山东莱州市沙河镇,打着出口的名义拼装销售国内禁售的“国二”(编注:国家第二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拖拉机,在当地并不是秘密,甚至连镇上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也心知肚明。 这种拼装拖拉机不仅无法登记上牌,且质量差、故障频繁,让一些农户叫苦不迭。2025年3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影子调查队接到了十多位农户反馈,通过电商平台买到了劣质的“三无”拖…

    2025年4月27日
    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