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战略加速落地 东材科技2024年营收规模突破40亿大关

2024年,全球供应链迎来深度调整,新质生产力集群正重构产业格局,在此背景下,东材科技聚焦产品结构优化与新兴市场拓展,2024年实现营收44.7亿元,上市以来营收规模首次突破40亿元大关。与此同时,东材科技2025年一季度业绩捷报同传,实现营利双增,其中,公司一季度净利润高达9188万元,同比增长幅度超80%。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电子材料、新能源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相继投产,东材科技成长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营收首次突破40亿元

4月24日晚间,膜材料龙头企业东材科技发布了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以及2025年一季度财报。根据公司年报显示,其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为44.7亿元,同比增长19.6%,这也是东材科技上市以来营收首次突破40亿元大关,另外,公司2024年还实现净利润为1.81亿元,并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预计派发金额为8888万元。

东材科技表示,公司整体营业收入有所增长,尽管市场竞争加剧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盈利能力面临一定压力。但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未来,公司将继续关注新能源及智能化产品的发展趋势,积极布局相关市场。

相较年报营收的稳定增长,东材科技2025年一季报的表现则堪称惊艳,超出市场预期。

根据东材科技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1.3亿元,同比增长23.2%,实现净利润为9188万元,同比增长81.2%。值得关注的是,东材科技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616万元,同比增长105.2%。

分产品来看,东材科技一季度光学膜材料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43%;聚丙烯薄膜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37%;高速电子树脂实现销售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129%。

对于一季度盈利水平的快速增长,东材科技在季报中表示,受益于国内特高压电网、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算力升级等新兴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以及消费电子终端需求的改善,公司研发生产的特高压用电工聚丙烯薄膜、新能源汽车用超薄型电子聚丙烯薄膜、高速电子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活性酯树脂、碳氢树脂)、中高端光学聚酯基膜等高附加值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市场拓展顺利,快速占据增量市场,品牌竞争力和整体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中泰证券分析指出,东材科技作为平台型新材料公司,薄膜&树脂双轮驱动,在扩产能、下游客户认证、产品销售结构优化方面都持续发力,未来竞争优势及成长性明确。

1+3战略见成效

东材科技营收规模出现快速增长,且今年一季度盈利水平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紧密围绕1+3产品发展战略,通过研发创新、工艺优化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特别是在光学膜和电子材料这两块业务的拓展上,取得较大成效。

据东材科技年报显示,公司光学膜材料2024年营收达到11.29亿元,同比增长17.4%,这也是其光学膜材料营收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而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在建及试生产光学膜产能约12万吨,部分项目已部分转固。随着在建项目完工和产能爬坡,叠加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而在电子材料业务上,东材科技则是完成了营收5年10倍的增长奇迹。2019年年末,东材科技电子材料营收仅为1.045亿元,而到了2024年末,其电子材料营收已经飞速增长至10.7亿元。根据东材科技2025年一季度经营数据显示,公司电子材料营收为3.1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28亿元同比增长37.28%,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目前国内少数能够自主生产新能源用超薄型PP薄膜的厂商之一,其在2022年新增投资超薄型PP薄膜产能约3000吨,填补了全球薄膜电容产业链的高端领域基本被松下、基美、TDK等国际领先企业所垄断的空白。

持续培育增长新动能

有业内人士指出,东材科技2025年一季度报表着实略超预期,但在财务报表更为重要的是其主打产品的产销比,光学膜材料产销比无限接近100%,电子材料产销比已经达到102.5%。因此,随着电子材料、新能源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相继投产,东材科技成长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东材科技在其年报也表示,2025年,公司将以快建设、早投产、早达产、早见效为原则,全力保障产业化项目攻坚真正见到实效,力求已建项目达产见效、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孵化项目尽快突破。

比如,东材科技成都创新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一期)—聚丙烯薄膜2号线、年产20000吨超薄MLCC用光学级聚酯基膜技术改造项目年产20000吨高速通信基板用电子材料项目等产业化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重点产业化项目按期投产,释放优质产能。

不仅如此,东材科技还将进一步加强研发中心和市场部门的合作沟通,加速推进光刻胶单体、质子交换膜、复合集流体等孵化项目的技术突破和市场攻关,培育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能。

围绕高质量发展,东材科技也一直积极利用数字智能,助推创新升级。公司围绕产品数字化、生产智能化、服务快捷化、体系生态化等方面,启动CRM数字化营销平台建设,探索PLM信息化系统建设,打造多基地、跨地域的管理数据分析平台,着力构建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的高质量发展体系。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9090.html

(0)
每日电讯网的头像每日电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5日 下午3:00
下一篇 2025年4月25日

相关推荐

  • 德国候任总理,为何累到脸色苍白?

    联邦选举约一个半月后,德国联盟党和社民党快速完成了组阁谈判。以《德国的责任》为标题的协议草案在柏林发布时,几位首席谈判代表身上都散发着严肃的气息。 十多年来,从没有一次组阁谈判用时这么短,以往用时均是此次的两倍甚至更多。 候任总理默茨说:“我们是在全球政治局势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进行联合政府谈判的……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外许多势力不是与我们合作,而是与我们作对。”…

    2025年4月25日
    1300
  • 特朗普,为何又和泽连斯基“大吵一回”?

    突然之间,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又“闹翻”了。 因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无法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拥有主权,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火力全开”,对泽连斯基发出2月底以来最严厉的批评。美东时间4月23日,特朗普再次将泽连斯基形容为“没牌可出的人”,认为泽连斯基的表态在伤害和平进程、“延长杀戮”。 特朗普还写道:“他(指泽连斯基)没什么好夸耀的!乌克兰的情况很严峻…

    2025年4月26日
    1400
  • 东望时代起诉广厦控股等“讨要”2亿元代偿款 对广厦控股及其关联方担保余额仍达3.76亿元

    4月20日,东望时代(600052.SH,股价4.1元,市值34.61亿元)公告称,公司起诉广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厦控股)、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广厦建设)、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阳三建)的追偿权纠纷案已被东阳市人民法院受理,涉案金额达2亿元(不含利息及其他费用)。 东望时代还披露,公司于4月17日收到东阳市人民法院…

    2025年4月21日
    1500
  • 3300多亿美元现金储备创纪录!巴菲特手持巨额现金,打算干什么?他如何应对特朗普关税?投资界“春晚”倒计时

    当地时间5月3日,被誉为“投资界春晚”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以下简称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将在美国奥马哈拉开帷幕,这场盛会不仅是股东们的聚会,更是全球投资者学习与交流的绝佳机会。 此次大会适逢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60周年,在特朗普关税政策搅动全球经济、芒格离世、阿贝尔的接班、伯克希尔步入“后巴菲特时代”的背景下,这场盛会看点十足。 届时,“股神”巴菲特将与接班人…

    2025年5月3日
    1200
  • 险资加速布局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侧重高成长赛道与高分红企业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正快速前行。 截至今年4月,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已增至1620亿元,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由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扩展至太保寿险、平安人寿等8家寿险公司。 记者获悉,目前第二批参与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的保险公司正在有序推进私募证券基金设立与投资相关工作。与首批试点不同之处是,他们考虑单独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一位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投…

    2025年4月16日
    1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