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的“达摩克利斯时刻”

全球央行的“达摩克利斯时刻”

当美联储在关税冲击中保持观望,欧洲央行以25个基点的降息试探市场,中国央行则以“数据修复”为盾牌呵护市场、维持定力,全球货币政策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制度再锚”实验。

作者 |欧阳晓红

图源 |图虫创意

头顶一把剑,仅靠一根马鬃悬挂。

这是古希腊神话中达摩克利斯的境遇,也恰如今日全球主要央行的处境。

人间最美四月天,但金融市场却遭遇了惊魂的动荡。在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搅动下,外围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世界步入了一个“制度再锚”的关键时刻。全球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选择,正在一场政治张力、市场震荡与内外分化的多重缠斗中,被迫作答。

当美联储在关税冲击中保持观望,欧洲央行以25个基点的降息试探市场,中国央行则以“数据修复”为盾牌呵护市场、维持定力,全球货币政策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制度再锚”实验。

就在全球金融市场震荡、美债波动剧烈之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于4月17日春季年会上发出重磅警告:全球贸易秩序正面临重启,但真正的挑战是——如何重建制度间的信任。她特别强调,美国持续扩大的经常账户赤字与联邦财政缺乏可持续路径,正逐步演化为全球经济脆弱性的重要来源。

这场博弈,不仅关乎“是否降息”的技术分歧,更是一场围绕制度锚、资本定价权与央行角色重塑的深层较量。

中国央行政策动力的底气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4%。该数据明显高于市场的预期。

据巴克莱银行分析,中国一季度GDP超预期主要得益于消费、出口及基建和制造业投资的亮眼表现。一是“以旧换新”消费政策提前启动起到了提振作用;二是出口虽然从去年四季度10%的同比增速放缓至5.8%,但仍优于预期;三是基建投资加速,因监管部门提前审批新项目,同时制造业投资保持了稳健扩张。

同时,居民财产净收入回暖,储蓄率稳定在较高水平,消费修复节奏更显温和。这给了中国央行维持政策定力的底气。在美联储高压观望、欧洲央行选择小幅降息的背景下,中国央行并未急于跟进宽松,而是刻意“慢下来”观察变量演进。

4月20日,最新一期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依然“按兵不动”,其中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

似乎与其匆忙“托底”,不如坚守节奏、强化预期管理。

这背后的核心逻辑包括:总量宽松“替代性降低”,社会融资规模数据表明信贷支持仍然充足,结构性工具正精准对接重点领域。在“流动性中性——定向更优”的逻辑下,中国央行更倾向于“小步慢走、精准滴灌”,为后续可能出现的外部冲击保留降准、降息等总量工具空间。

与此同时,专项债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均提前发力。截至4月16日,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已达全年额度的25%(去年同期仅16%)。

本质上,在复杂外部环境与国内结构性改革进程并行的背景下,中国央行追求的是政策效能最大化:短期,结构性工具替代“大水漫灌”;中期,留有应对冲击的宽松空间;长期,推进利率市场化与人民币国际化,增强抗风险能力。

美欧央行:困境与掣肘

再看美联储的“双重困境”。

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描述的是“失业率下降—工资上涨—通胀攀升”的递进链条,即就业越充分、物价越容易上行,反之亦然,央行据此在通胀与就业之间做权衡。

目前,美国失业率维持在3.5%,核心通胀仍在3.2%,美国失业率既未随劳动力紧缺而进一步走高,也未因就业强劲而明显回落。换言之,“低失业≠高通胀”与“降通胀≠拉高失业”同时出现,打破了传统通胀—就业调控模型所假定的负相关关系。换句话说,美联储传统的“升息压通胀/降息保就业”工具箱难以奏效,政策信号与实际物价、就业反馈之间出现“脱钩”,市场对其调控能力的信任或随之减弱。

另一方面,美联储面临政治压力。特朗普政府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抬升了进口物价,若此时过早降息,可能引发通胀预期失控,使美联储在“滞胀”与“政治风暴”之间走钢丝。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连发三条信息,要求鲍威尔“立刻”降息,并声称其“早该被解雇”。市场解读为白宫希望用货币宽松对冲关税带来的增长阵痛。

鲍威尔的去留,正成为撬动全球金融市场情绪的最敏感杠杆与政策博弈的核心变数。

欧洲央行的脆弱平衡也不容小觑。4月,欧洲央行小幅降息25个基点,试图在通胀回落与衰退风险之间取得平衡。但其政策空间受到主权债务压力的限制。截至4月中旬,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8%—3.9%区间徘徊,虽未突破4.5%,但与德国国债利差依旧处在接近欧债危机时的高位。

金融市场剧烈波动

特朗普政府发起所谓“对等关税”,全球市场震荡,市场似乎在远离美元资产。

黄金价格暴涨,恐慌指数VIX几度飙升,欧洲监管者也开始公开质疑“美债是否仍为全球避险锚”。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正身处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拉扯中。他既要推进激进的关税政策,又要稳住市场对美国债务可持续性的信心。29万亿美元国债的再融资压力如影随形,而债务上限议题又一次逼近。截至2025年3月,美国联邦政府的总债务约为36.2万亿美元,其中约28.9万亿美元为“公共持有债务”,即由个人、企业、外国政府等非联邦实体持有的国债。

关税冲击引发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标普500市值一度蒸发6万亿美元、美元指数自4月以来累计下跌超3%。美元本应在关税加征背景下升值,但现实却反向运行,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美国政策一致性与信用基础的怀疑。

这些最终指向的问题是:全球资本正在寻找可信的新锚。

市场在等待的,不是“利率”,而是“信任”

不过,全球市场真正关注的并非“谁先降息”,而是谁的制度最稳健、谁的节奏最可预测、谁能用行动稳定预期。市场在真正计价的,不是下一个基点,而是“可信度溢价”。

国际清算银行指出,金本位崩溃后,维系国际金融秩序的不是黄金,而是各国对彼此制度的信赖。

目前,“利率领先—收益率跟随”的时代正在谢幕。

过去近半个世纪,全球资产定价的主线是美联储利率周期:从沃尔克式紧缩到伯南克“零利率+量化宽松”,资金流向与货币宽松高度同频。然而进入2024年—2025年,高利率持续时间创下2006年以来的最长纪录,美元指数却在4月2日至今累计下跌约3.2%,与联邦基金期货隐含的“更久高利率”路径相背离。

其画外音是利率不再为单一锚,市场开始按“制度风险”对主要货币重新贴水。

再看“可信度溢价”在主要经济体的分化:

全球央行的“达摩克利斯时刻”

全球性的制度重估之下,货币政策已不再仅仅是调节流动性的技术活,它正在转化为一场深层次的制度锚定实验——一个关于信心、稳定与制度耐久性的考验。

市场正在寻找新锚。这个锚,不只是某一个国家的利率水平,而是一个国家金融政策背后展现出的系统性协调能力——它是否有序、透明、具备前瞻性和灵活度。

2025年第二季度已开启,时至谷雨时节,全球主要央行依然站在十字路口:美联储能否顶住政治与滞胀的双重考验?欧洲央行的“微降息”能否缓解增长压力?中国央行的节奏管理如何始终赢得市场信任?

这不是一场“货币宽松竞赛”,而是一场制度韧性与信任重构的深层博弈。

21世纪,全球资本在对政府赤字、政策连贯性与社会共识进行实时定价。

真正值得押注的,是谁更值得信任。

The END

新浪微博 |@经济观察报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8552.html

(0)
每日电讯网的头像每日电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3日 下午4:13
下一篇 2025年4月23日 下午4:14

相关推荐

  • 学俞敏洪上线自营App,疯狂小杨哥因“翻车”付出多少代价?

    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整改符合要求、具备恢复经营条件后,疯狂小杨哥和他的三只羊公司要重新回到公众视野了?日前,随着“小杨臻选”App的上线,停播许久的疯狂小杨哥再度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此次上线的“小杨臻选”App,不仅可以购买六大品类的商品,还同时配备短视频与直播功能。此外,“小杨臻选”App还推出了99元/年的会员服务,配套专属优惠、…

    2025年4月10日
    1900
  • 赖清德一意孤行“谋独” 必将受到严惩

    台名嘴批赖清德纳粹式推行台独!3月13日,赖清德召开所谓“国安高层会议”并在会后讲话中,肆意攻击岛内爱国同胞,恶意攻击祖国大陆,并抛出所谓“因应五方面威胁”的“17项策略”。赖清德“台独”立场之顽固、井底之蛙之愚昧、挑衅对抗之猖狂,再度证明其人是愚蠢而狂妄的、不折不扣的“两岸和平破坏者”“台海危机制造者”。 一、赖清德在岛内制造“绿色恐怖”、推行“赖氏法西斯…

    2025年3月25日
    2600
  • 美团在京东门口耍大刀

    商战永不眠,一切冲突往往围绕人和钱的流动,重复上演。 4月15日,美团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消费者进入美团App首页,可看到旗帜鲜明的“闪购”一栏,由此,蔬菜水果、酒水饮料、休闲食品、数码家电、美妆护肤等用品,下单后平均30分钟可送达。 无论是商品种类、覆盖范围,还是时效履约,桩桩件件,美团闪购直接与京东及时零售业务对垒,并将自己的业务触手,不再…

    2025年4月16日
    800
  • A股现首例竞争性要约收购案 两家公司争抢ST新潮控制权

    结合ST新潮当前股东持股分布情况及金帝石油发出的要约收购报告书,若伊泰B股的要约收购和金帝石油的要约收购均成功,非社会公众股比例最高将超过90%,ST新潮股权分布将不符合上市条件。 作者 |黄一帆 图源 |图虫创意 A股市场迎来首例竞争性要约收购案。 4月19日,伊泰B股(900948)公告称,计划向ST新潮(600777.SH)的全体股东发出部分要约,预定…

    2025年4月21日
    1000
  • 南方三轮降雨接连来袭 22日起广东广西旱区迎甘霖

    4月20日是谷雨节气,此时春季版图达一年鼎盛,雨水会明显增多。常年谷雨前后,华南处于前汛期,对流和强降雨频发,不愁雨水补给,但今年前汛期推迟,华南地区降水明显偏少,尤其广西、广东已出现大片特旱级气象干旱,“春雨贵如油”成了真实写照。 △4月以来广西大部、广东中西部降水较常年平均偏少80%以上。 好消息是,雨水要多起来了!未来10天,江南、华南等地降雨明显增多…

    2025年4月21日
    1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