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地产“断尾求生” 弃“矿”拥“新”能穿越周期吗?

《投资者网》吴微

卧龙地产(600173.SH)近日公告,拟将持有的上海卧龙矿业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矿业”)90%股权出售给间接控股股东卧龙控股集团,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彻底剥离矿产贸易业务。

这一动作距离年初公司高调宣布以7.26亿元资金收购龙能电力、卧龙储能等四家关联方新能源公司仅过去了数个月。据了解,2022年,为了应对公司地产业务的收缩,卧龙地产以6800万元的交易对价,通过现金交易的方式取得了上海矿业100%的股权。

公司也因此在2023年将企业名称由卧龙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改为目前的卧龙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过,随着公司对关联方旗下“卧龙矿业”收购的失利,上海矿业与卧龙矿业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让卧龙地产颇为尴尬,控股股东也承诺将尽快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卧龙地产资产腾挪的背后,公司却面临着34亿元存货压顶的生存焦虑。压码“房地产+新能源”双主业,又能否让卧龙地产重获新生呢?

短暂蜜月

卧龙地产为资本大佬陈建成控制下的地产板块,2007年,公司通过资产置换的形式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深耕地产行业多年后,2016年,卧龙地产拟收购墨麟股份97.714%股权,试图转型为“房地产+游戏”双主业;但因标的公司转型延期及战略分歧,交易终止。2017年,卧龙地产又拟收购天津卡乐100%股权,因该交易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逼近借壳上市标准而终止。

2022年1月,卧龙地产以6800万元现金从关联方卧龙电驱手中收购了上海矿业100%股权,正式切入铜精矿贸易,以图打破地产单一主业的困局。当时房地产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卧龙地产的经营也受到了影响;而上海矿业2021年营收8.41亿元、净利润724.51万元。收购完成后,上海矿业迅速成为公司业绩支柱,2024年为卧龙地产贡献营收24.76亿元(占比68.61%)、净利润5518万元,同期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仅为4086万元。

除了收购上海矿业外,2022年卧龙地产还拟以4.46亿元的现金收购关联方控制的卧龙矿业,进一步增厚公司的矿业业务。不过因交易对方开展相关业务合作,可能导致标的公司的经营规模发生重大变化,对标的公司估值及交易作价可能产生重大影响,交易因此终止。

收购卧龙矿业失利后,上海矿业与卧龙矿业同业竞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2024年证监会发出的警示函就提及“(上海矿业)业务未独立、构成同业竞争”。就同业竞争问题,卧龙控股在2024年1月作出承诺, 将在5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近日出售上海矿业,无疑是为了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此次出售90%股权后,上海矿业不再纳入上市公司报表,卧龙地产每年将减少超20亿元营收和5000万元净利润。这意味着,公司在失去矿业“输血”后,必须依靠新的业务与房地产主业填补业绩缺口。但公司房地产销售持续低迷,让这场“断尾”更像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豪赌。

辞旧迎新

其实,早在出售资产之前,卧龙地产就已将目光投向新的战场,为公司寻找新的业绩支撑。2025年1月,卧龙地产公告称拟以7.26亿元现金收购龙能电力43.21%股权、卧龙储能80%股权等四家新能源公司。此次交易的对手主要为卧龙电驱、卧龙控股,交易标的也是卧龙集团旗下的资产。

其中,龙能电力经营状况较好,2024年前11个月实现收入3.34亿元、实现净利润1.05亿元;而卧龙储能、卧龙氢能、舜丰电力等标的,2024年前11个月均出现了小幅亏损;卧龙氢能、舜丰电力更是未能形成较大的收入。

虽然此次并购,卧龙地产能实现对龙能电力、卧龙储能、卧龙氢能、舜丰电力等公司的并表;但参差不齐的交易标的,还是难以填补上海矿业剥离后,公司收入、净利润留下的空缺。不过,在董事会、监事会通过收购预案后不久,卧龙地产就已摆出了破釜沉舟的决心,拟将公司名称由卧龙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改为卧龙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与股票代码并未改变。

在卧龙集团与卧龙地产进行资产腾挪之时,房地产主业的“堰塞湖”已高悬在卧龙地产的头顶。截至2024年末,卧龙地产存货账面余额高达34.42亿元,在资产总额中的占比高达58.6%,其中22.41亿元为清远博仕苑、武汉万诚府等三四线项目的开发成本。而如武汉万诚府、清远万商豪苑一期等项目,虽然已竣工多年,但开发成本还未全部转化为公司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万科(000002.SZ)、碧桂园(02007.HK)等房企龙头,普遍因行业周期及对库存项目计提跌价减值准备而出现了大额亏损。

出售上海矿业,是卧龙地产对三年前战略冒进的“纠错”,却也揭开了中小房企在行业变局中的生存困境。当传统主业式微,转型成为必选项,而中小房企却往往因资源有限、经验不足,陷入“越转越险”的怪圈。

34亿存货压顶之下,公司能否在新能源领域找到真正的第二增长曲线?或许比“跨界”更重要的。在房地产与新能源两大周期行业的夹缝中,如何构建真正可持续的业务协同,而非在监管压力与市场波动中反复“折腾”,是卧龙地产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毕竟,对于市值仅45亿元、剔除存货后流动资产仅有9.1亿元的卧龙地产而言,留给公司试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思维财经出品)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8109.html

(0)
每日电讯网的头像每日电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2日

相关推荐

  • 六大行发声:全力支持上市公司回购增持

    记者今天从多家银行了解到,近期各家商业银行正加快落地回购增持贷款,初步测算,授信总额已超过3000亿元。 工商银行:对接企业股票回购增持资金需求近500亿元 工商银行目前已累计支持及储备上市公司回购、增持项目超400笔,涉及交易金额规模超千亿元,覆盖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多个板块,有力支持了央国企、民营企业强化市值管理、优化资本运营等各类需求。近日,又与多家…

    2025年4月10日
    3200
  • “历史罕见”大风有多极端?13级风啥概念?

    4月11日至12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预计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将出现暴雪,南方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的风雹天气,西北地区、内蒙古等地将出现沙尘天气。中央气象台4月10日6时发布大风黄色和沙尘暴蓝色预警。经综合研判和应急会商,中国气象局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此轮大风过程多极端?13级风是什么概念? 对此,4月10日,中央气象台…

    2025年4月10日
    2700
  • “远洋船长公海被害案”嫌疑人被警方带走,同村村民:他在船上干了好多年,坐过几次牢

    极目新闻记者 沈外 山东威海一远洋渔船船长在印度洋公海被船员杀害,目前涉事船只已经归国靠岸,嫌疑人也已被警方带走。近日,记者探访嫌疑人的家所在的村庄。 据极目新闻此前报道,3月20日凌晨,网友小星(化名)发帖称,她身为船长的父亲于3月11日在印度洋公海海域作业时,被船员杀害并抛向公海。小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是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人,自她有记忆以来,父亲一…

    2025年4月10日
    3500
  • 商务部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希望共同战胜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4月23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主持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就美加征关税给在华外资企业投资经营带来的影响与企业交流。 凌激表示,习近平主席3月28日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指出,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维护世界经济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承担着重要责任。近期,美国滥施关税的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引起了国际社会强烈不满,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和…

    2025年4月24日
    1500
  • 关税风暴中的外贸厂商:准备两年不赚钱,但大限来临前狠赚了一把

    陈立站在自己经营了十年的纽约港仓库前,看着最后一辆货车驶离。这座曾堆满中国进口玩具和美妆产品的仓库,因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125%的关税,4月份变得空空荡荡。 三个月前,美区的仓库租金居高不下,工厂老板们争相囤货以应对关税窗口期的波动。 但如今,随着关税政策持续高压,进口商们要么清仓退场,要么转向墨西哥、东南亚的替代供应链,“关税成了‘移动靶’,没人敢赌…

    2025年4月25日
    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