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赤水“整改复耕”:为何竹林砍了,地却荒了?

赤水市是贵州省竹资源第一大县,有“中国竹都”之称。为贯彻落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要求,赤水市从2023年开始推进流出耕地恢复整改工作。但前不久,赤水市多位村民反映,有不少整改地块已撂荒闲置。

近期,总台记者实地走访赤水市多个乡镇村组发现,一些整改时被伐掉的竹林重新长出了新竹;有的地块种了玉米,但因缺乏水源收成甚微……整改为何没能实现恢复耕种的初衷?如何破解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遇到的难题?

砍了竹林却荒了耕地,有村里一半已整改地块撂荒

记者来到赤水市葫市镇葫市村一处已整改地块,该地块周围是漫山遍野的竹林。村民赵泽健(化名)表示,自家耕地就位于这片竹林间,以前地里也是竹子,后来按要求全部砍掉,现在地却基本撂荒。“地里种上了苞谷,但水源不好,不出粮食。我们生产队都像这样砍掉了,地现在是荒的。”

葫市镇葫市村一处已整改地块,砍掉竹林后目前已撂荒。

葫市村另一位村民称,多年前,家中几亩梯田的部分地块改栽竹子,现在已按政策要求整改复耕,但已整改的耕地上又长出了新竹苗。

记者还实地走访了葫市镇天堂村、高竹村,复兴镇凯旋村,两河口镇大坝村等多个乡镇村组,均存类似问题。

复兴镇仁友村党支部书记苏方洪介绍,他们村在2024年根据上级下发的疑似耕地流出图斑需整改47处共六七十亩耕地,目前撂荒的约有一半。“今年群众还种了一部分,全部种的话就只种了一半左右,撂荒的都是没有劳动力了,集体也耕种不了那么多。”苏方洪说。

除受外出务工人员多,村里缺乏劳动力的影响外,砍掉竹林整改复耕后,缺乏水源、道路不通等耕种条件不完备,耕种成本较高也是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

甚至有村民无法理解,根据疑似耕地图斑,有的整改地块位于山林间,按要求只需整改其中一小块,而周围还都是大片竹林。一位村民表示,当地人把这一现象称为“开天窗”,这种情况即使耕种也无济于事。

村民反映所谓整改只砍竹子,后续地块撂荒没有收成

村民算了笔经济账,目前一吨竹子的市价约为500元,一些家庭每年仅靠砍竹子或卖竹笋,能有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收入。“把竹子砍掉但又没人耕种,种了庄稼又都死了,没有收成。”

葫市镇天堂村一农户耕地上种出的玉米

此外,当地推进“整改复耕”工作的方式方法也让群众不解,起码并未进行充分的政策宣讲。“政策下来三天左右必须完成,带了一点强制性的意思”,村民谭先生表示。

“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两河口镇大坝村三组一村民表示,自己前一天才刚接到通知,次日家中房前屋后的竹子就全部被砍掉了。

复兴镇凯旋村多位村民称,所谓整改只是把地面上的竹子砍了,但竹根没有用挖机铲掉,后续是否复耕并无监管或配套措施。

2024年6月,赤水市耕地流出整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耕地流出整改相关工作情况的通报》中提到:整改推进缓慢,工作进度严重滞后;部分乡镇包保责任仍流于形式;政策研究不足,拿不出具体可行的整改措施;宣传发动不够,导致整改工作推进被动。

贵州省赤水市2023年启动推进整改复耕,主要依据是落实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严肃开展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处置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自然地理和农业生产条件,切实加强政策引导和解释工作,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考虑经济成本、社会成本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稳妥审慎处理、有序组织实施,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

赤水市长沙镇长沙村,一农户家几个月前刚被砍掉的竹林。

相关部门回应:已整改地块撂荒情况存在,将整改

4月10日,赤水市自然资源局相关人员表示,全市已整改地块撂荒的情况确实存在,主要是后期管护的问题,特别是“开天窗”的情况要尽量避免。“因为才实施两年,可能有些政策还不成熟。我们也在反映这个问题,有些是基层无法解决的。”

赤水市多位乡镇干部对记者表示,栽竹子和种粮食在当地产出效益悬殊,群众恢复耕种的积极性不高。整改复耕的时间紧、任务重,宣传发动群众的难度大,这是基层干部反映最多的问题。

已整改地撂荒现状

据介绍,上级有关部门多在当年11月下达耕地疑似流出图斑的整改任务,次年1月就要完成整改,否则可能会面临追责风险。

有乡镇干部介绍,“整改一亩地大概需要1600~2000元的成本才能够做得下来。如果还要完善水利、通机耕道等,投入的经费会更大。尤其是山区,整改以后怎么办?也不可能让它长时间撂荒。但是没有人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4月20日,记者了解到,当地已开始着手解决“整改复耕”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赤水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葛小彬表示,他们正在和林业部门积极对接,对涉及“开天窗”的整改地块进行异地补划。此外,也在积极争取项目,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我们对‘开天窗’的地块进行规划调整,把耕地换到山下,把林地换到山上。现在也在搞旱改水的项目,给已整改地块建水池、铺管网。今年要向上争取更多项目来搞旱地改水田”,葛小彬说。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何可认为,一些地方在政策执行中陷入“有任务无能力、有政策无配套”的困境,最终只能流于形式应付考核。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孔祥斌建议,地方政府要增强部门协同破解难题。此外,要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赋能农村土地,尤其要多措并举来调动村集体落实复耕政策的主观能动性。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7975.html

(0)
每日电讯网的头像每日电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1日

相关推荐

  • 云南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Ⅳ级响应,降雨还将持续输出

    5月27日,云南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知,决定于2025年5月27日12时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Ⅳ级响应。此外气象部门表示,5月28日至30日,云南中西部和南部将持续强降雨天气,需防范降雨叠加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 研判结果显示,昆明市禄劝县,楚雄州武定县,大理州大理市、剑川县、云龙县、漾濞县、永平县,怒江州泸水市、福贡县、兰坪县,保山市腾冲市、隆阳区发生…

    2025年5月28日
    1000
  • 言短意长|不能让桃花潭蒙羞

    外地游客在安徽泾县桃花潭景区被打一事有了处理结果。 官方通报了当天事件的详细过程,总结起来就是:江苏镇江游客蔡某(男,34岁)携妻女驾车至桃花潭街道,将车辆停在佳乐土菜馆门前西侧的三轮车公共停车位上。因拒绝在该菜馆用餐即遭到该菜馆店主及其亲戚等4人的殴打。 此次事件及其后续处理是地方文旅产业恶性竞争与地方治理能力欠缺的集中反映。 有这么几个细节可以仔细琢磨:…

    2025年6月8日
    800
  • 有人倒卖试运营门票?上海乐高乐园:这些票存在无法入园风险

    全球开园规模最大、设计最新的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将于2025年6月试运营、7月5日正式开园,试运营门票也成为“抢手货”。 近期,有部分人员企图通过非法手段倒卖乐园试运营门票。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官网于5月14日发布了《关于上海乐高乐园试运营门票严格实行实名制的郑重声明》。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官网5月14日发布了《关于上海乐高乐园试运营门票严格实行实名制的郑重声明…

    2025年5月15日
    2100
  • 5年建成强化城市核心功能新引擎,上海北外滩“风景文化都是顶流”

    4月30日,在上海国际咖啡节北外滩主市集上,德国人林德恩感叹:“在北外滩逛咖啡节有一种独特的感受——这里的风景和文化都是顶流。” 站在2025年5月的时间节点看北外滩,这片4平方公里的热土的确不缺“顶流”—— 世界会客厅出道即“巅峰”,如今成为重磅国际活动、论坛举办地;在建的480米浦西新地标每一次建设节点,都会成为线上线下全民“监工”热点;现象级文旅品牌阿…

    2025年5月12日
    1900
  • “努力稳住外贸基本盘”,浙江省委书记、省长接连调研外贸

    外贸依存度全国第一的浙江,党政主官近期接连深入企业调研外贸工作,希望企业坚定信心、苦练内功,坚持内外贸一体谋划、国内国际市场一起开拓,努力稳住外贸基本盘。 据潮新闻客户端报道,4月16日下午,浙江省委书记王浩在杭州专题调研外贸工作,强调要沉着冷静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困难挑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持续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更好为企业排忧解难、赋能…

    2025年4月17日
    2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