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下半场,开始拼起“人性化”

“眼睛看不到,怎么找车呢?”“它走了,我的天呐。”去年11月,生活在武汉的视障女孩黄莺决定出门体验一下无人驾驶,没想到出师不利,第一次打车就因为停车地点找寻困难遭遇了“拒载”。

第二次成功上车后,借助车内语音交互功能,她还误打误撞点了一首歌,Zara Larsson的《Lush Life》。行程结束后,黄莺将自己的出行体验反馈给了萝卜快跑,并建议官方可以升级更多的无障碍功能,帮助更多视障人群独立走出家门。

黄莺自己也没想到,她的这次经历,让全国1700万视障群体的需求开始被“看见”和关注。

不久前,包含蓝牙自动解锁、语音开关车门、全场景语音交互在内的“无障碍关爱功能”,在萝卜快跑上线。

随着AI技术与出行方式进一步融合,哪怕黄莺这类小众群体的安全出行需求,也开始得到科技公司的重视和尊重。

这也向外界传递出了一种新的信号:如果说新能源汽车竞争正在从上半场的电动化,进入下半场的智能化,那么,对于无人驾驶出行领域而言,其也在迎来一些新的变化——竞争正从上半场的智能化,进入下半场的人性化大考验。

不过,技术本身通常有明确的标准,但对人性化的思考,却仁者见仁,考验着一个公司技术创新的出发点。

A

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每年全球有124万人因交通事故丧生,而超速、酒驾、疲劳驾驶等人为因素是道路安全最大的风险。

彼时,怀揣着”用无人驾驶技术消除人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的梦想,全球科研中心竞相投入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这一年,谷歌刚刚定下发展无人驾驶汽车的目标, Cruise也才刚刚成立。也是在这一年,百度开始了无人驾驶技术的布局,并于2017年推出了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开放平台Apollo。

8年过去了,如何用技术消除人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让更多人享受到更安全出行体验,始终是百度Apollo发展无人驾驶技术的重心。

今年2月,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世界政府峰会与阿联酋AI部长奥马尔·苏丹·奥拉马对谈时分享了一个数据:无人驾驶比人类司机安全十倍,从萝卜快跑的实际记录来看,出险率仅为人类驾驶员的1/14。

用无人驾驶技术挽救更多生命,让出行更安全,是百度对“人性化”的思考,也是技术创新的起点。

字母榜(ID:wujicaijing)获悉,百度Apollo发布的八周年内部信中提到,在过去的2024年,除了继续追求技术突破、产品和服务创新之外,百度Apollo更加关注用户更多场景的出行需求,让多样化的出行体验都更安全、更便捷。

信中提到:去年跨过“无人化”技术门槛后,萝卜快跑更进一步,针对用户夜间出行需求,提供7*24小时全天候的无人化出行服务;为了解决恶劣天气下打车需求大、供给少的问题,萝卜快跑通过优化智能调度系统,逐渐成为城市运力的新补充渠道。

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在内部信中提到,在萝卜快跑1000多万的订单当中,节假日、早晚高峰、凌晨、夜间、雨天的订单占比超过53%。

这些不为人知的改变,是百度Apollo进入无人驾驶下半场,对“人性化”做出的具体诠释。

B

“安全,是最大的人性化”。

对百度Apollo而言,安全,是绝对的底线。去年5月,百度Apollo发布了全球首个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大模型Apollo ADFM。

Apollo ADFM大模型之外,萝卜快跑还通过硬件产品层和安全架构层的升级等系列设计,达成了高达10重的安全冗余方案。仅在硬件感知方面,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就配备了40个传感器集群,能够实现超440米的超距探测,是人类目视极限的7倍,尽可能提升用户出行的安全上限。

这也使得萝卜快跑在面对复杂和极端的驾驶环境时,能够始终保持高效、安全、稳定的运行。

无人车安全能力的提升,直接带动着用户接受度的提高。

技术迭代进步之下,现在的萝卜快跑,早已非吴下阿蒙,频频引得用户在体验后对其刮目相看。被AI训练地越来越聪明的萝卜快跑更加灵活,在遵守交规的情况下完成加速、变道和超车等一系列操作,从武汉市民口中的“苕萝卜”,变成了用户喜爱的 “好萝卜”。

在国内市场取得用户认可的规模优势后,萝卜快跑正计划将这股科技向善的风暴,推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继2024年11月获得香港首批自动驾驶车辆先导牌照并开启道路测试后,近期,萝卜快跑出海方面再次提速。

3月份以来,萝卜快跑在中东地区连下两城:与迪拜道路交通局(RT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率先在迪拜市区开展无人驾驶规模化测试和服务,双方计划,将在迪拜部署超过1000台全无人驾驶汽车;与阿联酋自动驾驶出行公司Autogo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致力于持续扩大车队规模,打造阿布扎比地区规模最大的无人车队。

用户和市场是检验技术的唯一标准,反过来,也牵引着技术、产品和服务持续发展。未来,借助更多用户群体的使用和认可,萝卜快跑的规模效应有望得到强化,并从规模效应中反哺技术创新的涌现。

两天前,黄莺分享了带妈妈和朋友乘坐萝卜快跑兜风的视频。视频中,黄莺熟练地操作萝卜快跑“无障碍关爱”功能。“今天我的体验很成功,不是因为科技本身,而是因为有人愿意倾听我们的声音。未来希望更多的创新,都能像这样‘看得见’所有人。”

被看见的背后,则是百度Apollo对提升更多人出行安全初心的践行。

好的科技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只有那些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技术,才会真正迎来大规模的应用落地。这也能够侧面反映出,走过八个年头的百度Apollo,内部为何正在发生新的改变。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7957.html

(0)
每日电讯网的头像每日电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1日 下午3:06
下一篇 2025年4月21日 下午3:07

相关推荐

  • 第三次飞天,陈冬给中学班主任发来消息:“恩师,三次出征向您汇报”

    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 神舟二十号飞行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这是他第三次飞天。 4月23日晚,出征太空的前夕,陈冬给在河南洛阳的中学班主任姚志强发来消息:“恩师,三次出征向您汇报。”姚志强回复道:“祝贺,一切顺利,为祖国航天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姚志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陈冬每次太空出差和返回,他都会守在电视前观看直播,“神二十”发射,他一…

    2025年4月24日
    1200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

    北京时间2025年3月30日00时05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66次飞行。 (总台央视记者 刘常连 杨弘杨 曹译 刘佳 张艺)

    2025年3月30日
    3000
  • 缅甸当地华人:估计伤亡非常严重 地震引发多地强烈震感

    缅甸当地华人:估计伤亡非常严重 地震引发多地强烈震感!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28日14时20分在缅甸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21.85度,东经95.95度,距我国边境线最近约294公里。地震发生后,云南省保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昆明市等地网友均表示震感强烈。 大约14时50分,瑞丽市应急管理局透露,受地震影响,当地出现…

    2025年3月28日
    3400
  • 致吾爱王伟!时隔24年,她念出了这封信

    24小时是一天。24节气是一年。一年又一年,24年过去了,却仿佛是在昨天。 24年前的4月1日,“海空卫士”王伟为捍卫祖国海空,献出了自己年仅33岁的生命。对妻子阮国琴来说,王伟依然像是昨天还在和她联系的温暖爱人。 今天,阮国琴写下一封给丈夫的信,深情与坚韧,跨山越海,穿越时空—— 致吾爱王伟 阿伟: 24小时是一天,24节气是一年,24年过去了,却好像是在…

    2025年4月1日
    1900
  • “钢铁大侠”胡惊雷:200元的“小发明”,一年为企业降低成本1000多万元

    极目新闻记者柳琛琛 通讯员蒋萍黎甜周铭 身材高大,皮肤黝黑,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行动快得像个小伙子;检查设备时屏气凝神,目光如炬;谈起硅钢来滔滔不绝,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这是49岁的钢铁工人胡惊雷给人的第一印象。 近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武汉钢铁有限公司硅钢部,见到了热处理首席操作、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胡惊雷,听他讲述自己伴随钢铁行业发展而成长的故事。…

    2025年4月28日
    2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