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再寻路

文/窦文雪

编辑/子夜

2025年开年,Keep用一个“All in AI”的计划打动了二级市场,在2月份Keep创始人王宁发布关于AI布局的内部信后,Keep股价大幅上涨。

资本市场开始重新审视Keep,也评估Keep的去年的亏损和今年盈利的承诺。

Keep公布的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347亿元。

这是一次意料之中的亏损,不仅仅是因为Keep提前发布了预亏报告。

一直以来,靠用户自律究竟能不能赚钱,就是一个不断被讨论的问题。

去年全年,Keep加大了营销推广投入,却并没有带来更多的用户增长,之前一度火热的奖牌,也很难给Keep提供持续的动能。

伴随着一系列的调整,Keep还在寻路,试图讲出一个让资本市场兴奋的新故事。

显然,AI是Keep认为较有希望的方向。

今年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Keep创始人王宁的一封全员内部信,满纸写着“All in AI”。

虽然,AI改变一切的共识之下,“All in AI”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但这句话从Keep嘴里说出来,依然具备吸引力。

如果能把AI故事讲好,Keep或许能真正实现降本增效,也将真正迎来转机。

1、Keep亏了,但AI故事却让资本市场兴奋?

对于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Keep将其归结为“持续投入资源于新的战略业务及技术革新计划,导致相关费用有所增加。”

事实似乎也确实如此,Keep在2024年大幅增加了销售及营销类开支,为7.5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69亿元增长33.1%,增加主要是推广及广告开支增加1.71亿元。

但用户的获取却越来越难了。

2024年,Keep的平均月活跃用户为2992.1万人,每名月活跃用户的每月平均收入为5.8元,而上年同期为6元;平均月度订阅会员为316.2万人,较上年同期的319.3万人有所下降。

作为一个线上运动平台,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收入的多少,几乎决定着Keep能否盈利。

2023年,Keep实现了自2019年以来的首次盈利,这一年,Keep的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收入首次超过自有运动产品,成为公司收入占比最高的业务。

这项数据的提升,主要是由于虚拟体育赛事业务的增长,比如Keep会通过设计实体奖牌、虚拟权益等,或者与热门IP、知名品牌、马拉松赛事等合作,吸引用户付费参与活动。

虚拟体育赛事业务也一度成为Keep的明星业务,在2023年,每名虚拟体育赛事付费用户平均收入同比增长超30%。

但在2024年上半年,Keep将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收入的下滑原因归结为虚拟体育赛事收入的减少。2024年全年,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的收入继续下滑,为9.1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96亿元下降了7.8%。

这意味着虚拟体育赛事业务的热度,很难再支撑Keep盈利,寻找新故事,无论是对Keep的收入,还是股价,都至关重要。

AI无疑是一根救命稻草。

今年2月,Keep创始人王宁在公司成立10周年发布了一份“All in AI”的内部信,Keep股价应声上涨。

AI有望让外界重新审视Keep的价值,同时也更能理解Keep或将因为更多投入再亏损一段时间,但Keep也给出了新的盈利时间表——争取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

能否真正实现这个承诺,还是要看Keep的AI故事,能多大程度上帮助Keep降本增效。

2、Keep的AI故事,用户会买单吗?

其实,Keep早该“All in AI”了。

早在2018年,Keep宣布完成1.27亿美元D轮融资时,王宁就提到首次将投入AI研发提升到战略高度。

但对于Keep而言,想做好运动与AI的结合很难。

根据媒体报道,Keep曾在2018年表示,在运动领域做数据标注比较困难,要标注一个人的运动轨迹,不仅要懂产品和技术,还要懂运动、懂解剖。并且,这种标注对准确度的要求也很高,只有动作足够准确,才会有效果。

对于偶尔想“自律”一下的用户,短视频平台中多的是“每天睡前做这几个简单动作,让你拥有xxx”的教程,用户不仅不用付费,练起来也不会很累。

对于专业的运动爱好者,各式各样的小米、华为、佳明等智能手表、手环可以记录运动数据,这些品牌也给产品配备了APP,能提供个性化训练计划、分享数据、参与挑战等等。

那么靠AI,Keep会发生什么变化?争取到多少用户?

从成本维度来看,一方面,Keep可以通过AIGC生成课程,可以节省部分课程开发成本,也可以辅助UGC创作,从而在内容产出方面节省部分成本。

从用户的需求层面来看,通过AI的识别功能可以让平台对不同用户的身体机能拥有更好的评估,从而为用户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计划,还可以识别用户的姿势是否标准,部分难度系数较高的课程也从而拥有了被更多用户选择的可能。

从目前Keep发布的AI产品上,也可以看出其发展方向正围绕上述两个方面展开。

现阶段,Keep在内容生成方面对AI的应用较多。根据官方最新发布的数据,Keep的6000多节官方课程中,AIGC占比近14%,而海外AI应用则是实现了100%内容生成。

在用户使用方面,Keep的主要成果建立在APP之外。

2023年,Keep推出一款名为Keep Station的智能交互设备,被称为“健身界的switch”,能够对用户运动过程中的动作进行识别和实时指导。

Keep还在这款设备中加入了一些趣味性玩法,比如拳皇模式的拳击、智能跳舞毯等等。Keep Station也算是Keep在AI方面的一次尝试。

但Keep Station算是平台之外的另一款产品,且只有家里拥有足够空间和电视的消费者才能购买,因此目前还没有很大的市场规模。淘宝信息显示,Keep Station的历史销量为1000+台。

可见,仅仅是开发一款智能交互设备很难让更多消费者为Keep买单。业界对于Keep布局AI的想象,实则更多是建立在其“虚拟教练”的智能程度、用户个性化识别的灵敏性等方面。

在财报发布的前三天,Keep发布首个运动领域的垂类模型Kinetic.ai和首款智能体-通用AI教练体验版——卡卡。

相关报道显示,该产品基于Keep的平台用户运动数据,可为用户生成个性化训练计划,支持实时语音指导和动作识别。预计5月版本将整合包括心率监测与饮食建议在内的多种交互功能。

不久前,Keep还默默上线了一个“Keep AI营养师”小程序。该产品能根据用户输入的身高、年龄、体重目标、饮食偏好、身体状况等信息,运用算法和营养知识,为用户生成定制化的饮食计划。

这些大模型、小程序,都是Keep对AI的摸索,这个过程伴随着不断的调整和投入,时刻紧贴用户需求是最关键的。 

3、除了AI,Keep还能靠什么获得盈利?

“我们还能从哪里获取业绩增长?”

或许每一次录得亏损的时候,Keep都会想这个问题,也一直在努力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

近年来,Keep已经在自有品牌范围内,把与运动相关的体育器材、内衣服装、智能手环、减脂代餐等,都涉猎了一遍。

作为品牌的Keep,标签是专业,在消费者心中,大到动感单车、跑步机,小到运动手环、哑铃、护膝……Keep总是“不会出错”的那一个。

其此前推出的Keep Station,实则也得到了不少用户的认可。当有人在问答区问起“产品是否鸡肋”时,也有用户回应称,“确实挺好玩的,跟着练就不鸡肋”。

此外,公司的第三项收入来源——广告收入,收入占比虽然多数在10%以下徘徊,但也是Keep作为运动内容垂类平台的一个关键的收入之一,或许未来随着Keep AI功能的逐步完善,公司的广告收入也将有所提升。

还有上文提及过的虚拟体育赛事业务,尽管不再有那么高的增长性,这个模式依然能为Keep贡献不少收入。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走出家门,户外、旅行、运动,仍然是颇受欢迎的活动。举一个最近的例子,据交通运输部消息,2025年4月4日(清明假期第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8748.2万人次,环比增长34.3%。

Keep有通过虚拟体育赛事业务赚钱的经验,或许未来继续开发或与更多的线上、线下活动合作,吸引更多用户。

此外,Keep又在去年9月开起了线下体育用品店。

根据Keep向界面新闻提供的数据,公司在上海的首家门店覆盖智能运动设备、服饰、居家运动装备等全品类产品,零售、体验分别占比70%和30%。同时,门店也在测试户外装备、食品及赛事奖牌等品类,力求在不断扩展的产品线上寻找最优的零售策略和市场切入点。

除了继续探索新增长外,Keep也需要下决心做取舍。

例如,Keep尝试过开设线下健身运动空间——Keepland。

Keepland经历过从起初的自营模式,到后续的轻资产模式,即Keepland与传统健身房合作,由后者提供场地,前者负责团课教练及课程代运营方面的资源。由于收费较低,Keepland一度吸引了大批消费者。

但在2024年3月,有用户发现Keepland小程序已经无法预约广州地区的课程,随后,“Keep裁撤线下健身业务”的话题就登上了热搜,线下模式原本就是成本较高的模式,最终做出取舍也情有可原。

盘点Keep这几年的动作,从线上到线下,从平台到品牌,Keep一直尝试获得盈利的解法,不可谓不努力。

作为“运动科技第一股”,Keep几乎没有什么平台可以参考,因此都在自己摸索的路上,如今,如何用AI重塑各个业务,让它们能够获得更多新增长,是Keep的新命题,这也是决定Keep能否最终盈利的关键。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7110.html

(0)
每日电讯网的头像每日电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下午3:05
下一篇 2025年4月16日

相关推荐

  • 雷军发文感谢粉丝:到访小米展台免费送129元棒球帽,每天5000顶

    4月23日至5月2日,两年一届的上海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小米汽车也在其中。 雷军个人微博截图 23日中午,小米汽车官方微博发文:媒体日第一天,非常感谢朋友们捧场,棒球帽每日限量5000份,今日份截至目前已发放完毕,大家逛累了,可以来领车展限定矿泉水。 随后,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转发动态并写道:谢谢大家到访小米展台。现场领到礼物的朋友在留言区贴张图。…

    2025年4月23日
    1300
  • 2025年一季度精装修市场厨电简析

    精装总体市场 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房地产精装修市场新开盘项目116个,同比-38.9%,市场规模6.1万套,同比-42.1%。从厨电部品来看,2025年一季度精装修市场配套厨电六件套(烟灶消洗,单功能机、一体机)项目111个,同比-38.0%;规模17.82万套, 同比-37.3%;其中洗碗机规模3.97万套,同比-33.3%…

    2025年5月1日
    1100
  • 平台大战重燃,竞争逻辑重构?

    当下这一波平台竞争,实际是顶着反垄断、反内卷压力下的商战,需要参与者拿出新的市场竞争思维来应对。 作者 |信海光 图源 | 东方IC 京东与美团外卖市场之争持续升级,吸引众多消费者眼球。今天(4月22日)两家公司股价却都出现大幅下跌,算是资本市场对外卖之争的一种表态。 这与很多消费者、商家和骑手表现出的态度截然不同。对消费者而言,外卖市场竞争加剧可以提供更多…

    2025年4月24日
    2400
  • 严正交涉!我驻日使馆:如日方采取新的挑衅举动 中方必坚决反制

    5月3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就日本民用飞机侵闯我钓鱼岛领空向日本外务事务次官船越健裕提出严正交涉。 吴江浩表示,5月3日,日本政府放任一架日本民用飞机非法进入钓鱼岛领空,严重侵犯中国主权。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依法采取必要管控措施警告驱离。中方要求日方认识到事态严重性,切实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如果日方采取新的…

    2025年5月4日
    300
  • 理想MEGA,破茧再生?

    原创@科技新知 新能源车组 作者丨茯神 编辑丨主木 主编丨九黎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前不久的上海车展上,李想带着回炉升级后的理想MEGA,重新站到了公众面前,与去年理想MEGA首发前夕的高调相比,如今的李想多了一份沉稳。 “非常值得看的视频,乔布斯在的话,苹果汽车应该就是这样的。”彼时的李想在朋友圈发布理想MEGA的预告宣传片时如此配文,颇有一副“教苹果…

    2025年5月1日
    1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