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每日幸运签#
5月18日,以军发言人宣布启动名为“基甸战车”的新一轮地面行动,核心战略是将加沙地带“切蛋糕”般划分为若干区块,并通过长期驻军阻断哈马斯武装的流动。这一计划看似是对过去18个月“打地鼠”式战术的升级——此前以军多次清剿哈马斯据点,却总在撤离后遭遇对方“复活”,如同按下葫芦浮起瓢。
2023年10月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引发冲突后,尽管2025年1月双方曾达成停火协议,释放部分人质并允许重建,但仅四个月后,冲突再度爆发。以军称哈马斯利用停火期重组力量,甚至通过联合国援助物资重建地道网络。而加沙北部居民区废墟下的500公里地道,成了以军的噩梦:哈马斯武装分子神出鬼没,打完就钻地,常规轰炸难以根除。为此,以军搬出“分区控制”这张底牌,试图用物理分割瓦解游击战优势。
行动细节透露出以军的决心:五个师的地面部队配合装甲推土机,一边清障一边建立隔离区;预备役大规模动员,显示长期驻守意图。这与2024年初“打完即撤”的战术截然不同——当时以军撤出两个师后,哈马斯迅速重返北部街区,甚至恢复警察巡逻。一名以军指挥官私下坦言:“我们不能再重复‘占领-撤离-再占领’的循环,这次必须扎根。”
消息一出,社交媒体瞬间分裂。有支持者将分区计划比作“外科手术刀”,认为这是终结哈马斯“地道游击”的唯一出路。反对者则痛斥此举是“现代版种族隔离”,翻出加沙南部物价飞涨五倍、医院缺电缺药的画面:“切割加沙只会让平民活得更像囚徒”。更有阴谋论者质疑:“划分区块或许是为未来吞并铺路。”
前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麦肯齐指出,以军虽宣称消灭半数哈马斯成员,但未能清除领导层,分区控制可能引发更激烈巷战。联合国报告则警告,密集使用重型炸弹已造成3.7万人死亡,新行动或将加剧战争法争议。而一名匿名中东问题专家调侃:“这只能短期压制,而长期是滋养仇恨。”
内塔尼亚胡政府既要“彻底消灭哈马斯”,又受国际压力需减少平民伤亡,还要防备黎巴嫩真主党的跨境袭击。分区控制看似有用,实则暴露三重困境:军事上,哈马斯化整为零后更难追踪;政治上,巴勒斯坦自治机构无力接管区块;人道层面,加沙200万人如何在不同“格子”中生存?
或许,加沙的分割最终将验证一个残酷真理:当暴力成为唯一沟通语言时,再精妙的战术也只是将绝望切块重组。而那些被推土机碾过的废墟之下,埋藏的不仅是地道,更是一个民族百年未能愈合的伤口。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16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