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车跑“顺风”出事故,意外险赔不赔?

顺风车是与他人合意,一同顺路搭乘前往目的地的共享出行方式,因其方便且实惠,受到不少人的青睐。那么,搭乘的顺风车如果出了交通事故,向保险公司投保的意外险能理赔吗?近日,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就审结了这样一起案件。

小张是来无锡务工的新市民,老家在盐城,因家中有亲人,时常回去探望,每次来回都是自驾。2022年8月,小张在微信群内看到有人想支付一定报酬搭乘顺风车的消息。为节省成本,小张主动搭话,告知对方其正好回无锡,可以一起出发。与此同时,小张还在网约车平台发布了行程,很快吴某在网上回应表示要搭乘。

随后,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小张从盐城开车带上了李某和吴某返锡。在开至某高速路段时,小张未注意前方有事故车辆,撞了上去,导致车内李某受伤,吴某经送医抢救无效死亡。交警部门认定,小张负事故的主要责任。

事故发生后,小张向吴某家属赔付97万元。因小张在保险公司投保过驾乘人员补充意外伤害保险,遂向保险公司进行理赔。保险公司告知其行为改变了车辆的营运性质,按照保险条款,不属于保险责任保障范围,拒绝赔付。为此,小张诉至梁溪区人民法院,要求保险公司支付意外伤害保险金30万元。

法院经审理查明,小张于2022年5月为其车辆投保了一年的驾乘人员补充意外伤害保险。保单载明机动车使用性质为家庭自用汽车,保障项目为驾驶或乘坐非营运汽车意外伤害身故、残疾给付每人30万元。其中,特别约定本保险合同仅承保保险人驾驶或乘坐保单约定车牌号或车架号的非营运车辆。在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制作了与小张的理赔询问笔录,小张陈述其从盐城回无锡时顺路带上了李某和吴某的事实。之后,保险公司向小张出具拒赔通知书,认为小张改变了车辆的营运性质,对照特别约定,不属于保险赔付的范围。

根据顺风车平台数据显示,在事故发生前,小张平均每月会发布一至两次往返于无锡与盐城的顺风车信息,路线较为固定,每次收取100元左右的报酬。法院认为,顺风车作为一种共享出行方式,车主在既定路线基础上通过搭乘顺路乘客来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进行免费互助,符合车主的日常行驶习惯和车辆使用目的。因此,顺风车并未改变车辆的使用性质,并不属于营运车辆,也不会使得被保险车辆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因小张在保险公司处投保了驾乘人员补充意外伤害保险,双方之间的保险合同成立,该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合法有效,保险公司应当按约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综上,法院判决保险公司向小张支付30万元。以接单频率、费用及路线 综合判定车辆性质

该案承办法官葛伟表示,私家车跑“顺风车”时出事故,保险公司究竟要不要赔偿?法院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定,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是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

合法的私人小客车合乘与网约车经营性客运服务有很大区别,虽不需要办理网约车相关许可,但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是应以车主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事先发布出行信息;二是由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合乘车辆;三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四是每车每日合乘次数应有一定限制。根据《无锡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规定,合乘服务提供者采取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方式的,应当事先发布驾车出行信息,每车每日不得超过4次,合乘分担费用不得超过所在地巡游车指导价或者定价的50%。不得以私人小客车合乘名义从事网约车经营服务。

私家车跑“顺风车”是否会被认定为营运车辆,法院一般会结合车主的接单频率、费用收取和行驶路线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葛伟表示,若车主在不改变用车途经路线的情况下,向他人提供合乘服务并收取合理费用,未导致车辆行驶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不应认定为改变车辆使用性质。然而,如果车主以提供顺风车服务为名进行营利,导致车辆行驶危险程度显著增加,则会被认定为改变了车辆使用性质,保险公司有权拒绝赔偿。

顺风车作为一种新型出行方式,在缓解交通堵塞、推动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一定贡献。在此,葛伟提醒,私家车主在顺风车接单时,需以“合理成本分摊”为限,且在接单前可以提前留存行车路线、收入明细等。保险公司在保单中亦可以对“营运”“顺风车”等概念作出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避免事故发生后产生歧义。同时,保险公司也可以针对顺风车开发专项的附加保险,以满足市场需求。

(原标题《私家车跑“顺风”出事故,意外险赔不赔?》)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16309.html

(0)
每日电讯网的头像每日电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5月18日

相关推荐

  • 经济日报:以人工智能激活产业新增长

    与大模型对话,生成一件大师风格画作;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规划路线,具身智能机器人可精准识别和抓取零部件……日前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集中展示了多项新技术新成果,生动展现了数字经济的澎湃活力,而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扮演着激活产业新增长的关键角色。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渗透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是重组…

    2025年5月5日
    1500
  • 共促全球科技创新合作!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3月27日开幕。 今年论坛年会主题为“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5大板块、128场活动,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会嘉宾将共议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启示。 本届论坛年会将围绕AI大模型、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6G、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设置10…

    2025年3月27日
    3200
  • 坚守刑事检察一线13年,“在我心中每次庭审都是一次大考”

    “我想检察官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站在公诉席上支持公诉指控犯罪,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工作部分。在我心中每一次庭审都是一次大考,考验的是我们日常办案的功夫。”武晶说。 武晶是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静安区检察院)金融和知识产权检察部主任、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主任。从事检察工作13年来,她坚守刑事检察办案一线,从传统“盗抢骗”刑事案件,到如今的经济金融、知识产权…

    2025年4月28日
    1100
  • 白酒瓶“神似”北京第一高楼被判侵权,法院一审判赔45万并停售

    因白酒瓶身设计与北京某地标性建筑高度相似,某酒业公司被诉侵犯建筑作品著作权。澎湃新闻从北京朝阳法院获悉,近日该院一审判决涉事酒业公司及经销商立即停止生产、销售涉案白酒,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45万元并公开消除影响。目前,该案判决尚未生效。 涉案白酒酒瓶。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供图 酒瓶设计“撞脸”地标建筑,被指“攀附商誉” 澎湃新闻注意到,涉案大厦为北京C…

    2025年4月26日
    2700
  • 光明网评“泉州梦嘉商贸楼不到5年便成危楼”:监管是否尽职尽责?

    如果当地相关监管部门在房屋建设、销售以及安全鉴定等环节存在监管缺失,未能有效履行职责,导致房屋成为危房并危及居民安全,则难辞其咎,不能置身事外。 “房屋存在倒塌风险,请速撤离!”据报道,福建省泉州南安市霞美镇多名群众称,他们购买的梦嘉商贸楼住房不到5年即被鉴定为危房,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楼栋住户均陆续搬离。被认定危房的楼栋梦嘉商贸楼涉及100余户将近300名居…

    2025年4月30日
    1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