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世界的年轻人|研究不止于实验室,更服务于遥远山区

【编者按】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百余年前,《新青年》以纸笔为新世界呐喊。今时今日,新青年以算法为笔,算力为墨,在划时代的人工智能新世界作答未来。

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他来到位于徐汇区的“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并鼓励现场青年创新人才,“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

新青年与新技术对话,擘画人工智能的新世界。这个五月,澎湃新闻推出“AI世界的年轻人”特别报道,关注在上海的有“智”青年。

本篇走近出生于2002年的沈君豪,大一时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经历,让他带着明确的方向走上AI之路。

祝碧晨 设计

一位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在本科期间可以做什么?AI浪潮下,沈君豪选择逐浪前行。

出生于2002年9月的他,是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21级本科生,目前已直博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四年间,在学院、导师和团队的共同支持下,他获得了NeurIPS 2023因果结构学习挑战赛国际冠军、2024年中国计算机学会大学生学术秀本科组冠军等诸多荣誉,在CCF-A类国际会议发表论文3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

回忆大学起点,沈君豪选择计算机专业没有特别笃定,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转折点发生在大一下学期——那时他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关于智能教育的话题点燃了他的兴趣:如果人工智能可以为教育公平和资源分配不均提供有效的支撑,那将是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自此,他带着明确方向走进人工智能世界。

沈君豪在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开学典礼发言。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一上完课就跑去实验室

本科课程之外,沈君豪对人工智能有着明确的学习路径:阅读国内外人工智能的经典教材;参与学院的科研计划,在导师的指导下看论文做研究;参与各种学术交流。

“书本知识比较系统,论文知识比较前沿,科研可以将理论付诸实践,而学术交流很多是没有定论的问题,参与讨论可以对科研动态有比较好的把握。”沈君豪解释。

因为痴迷研究,大部分时候,他一上完课就跑去实验室;导师也很支持他,在实验室里给他留了位置。聚焦智能教育,他主要进行了两个研究项目。

一个是“符号认知诊断”。在教育评估中,传统心理学方法虽能清晰解释学生能力,却难以应对复杂的教学场景;深度学习算法虽建模精细,但复杂的“黑箱”模式让教师难以信任。为此,沈君豪尝试平衡准确性和解释性,以符号形式表达学生能力和学生在不同项目上的反馈之间的关系,以便教师理解和应用。

沈君豪在中国机器学习及其应用研讨会上作口头汇报。

“这个方向参考文献少,工程实践几乎没人做过。”他说,从搭建实验平台、测量指标,其间他尝试了很多方案,但做了半年也没有显著成效。后来,他从头分析理论基础和代码逻辑,积极向导师和同门请教,最终找到了可行方案。

另一项研究是“超图认知诊断”,利用超图结构捕捉学生之间的同质性影响因素,以提高个性化学习推荐的精准度。这些成果服务于上海市教委教育数字化转型,落地1+1课堂教学与针对性个性化课后素养能力提升。其能系统帮助教师快速评估学生各项能力,实现教学的个性化与精细化。

寻甸数字支教,学生正在听课。

将AI课程送到云南山区

除了在实验室中的潜心钻研,沈君豪还将AI带到了更遥远的地方。自2019年起,华东师范大学与云南寻甸建立了对口帮扶机制,通过课程开发等推动乡村教育振兴。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隶属于昆明市,山区、高寒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87.5%。2024年9月至12月,沈君豪和其他志愿者通过远程连线,为寻甸县仁德四小四年级的6个班级开设了每周一节的大语言模型科普课程。

“虽然大语言模型对他们而言可能是比较新颖或遥远的东西,但我认为,有一天他们总会用得上,不能因为暂时的条件不足就不去科普。”沈君豪说,考虑学生年龄、认知和设备限制,他花了很多精力设计课程内容,用通俗有趣的方式展示AI的可能性,比如利用云平台部署的语言模型辅助教学,并以语言模型生成图片和故事作为案例。他自己和其他志愿者也同时负责课程的教授与协调。

隔着电脑屏幕,他能看见孩子们的表情,“他们觉得这个东西特别好玩,非常热衷于尝试,生成各种图片、写小说、配上插图进行创作,而且不需要学过平面绘图软件,就能去完成一些事情,释放想象力。看着那些笑容,我认为他们能从中受益,能够不掉队,这个课程的使命便完成了。”

在教学过程中,沈君豪敏锐地察觉到,计算设备的稀缺限制了智能教育模型的部署。为此,他的研究方向也进一步延伸——如何让深度学习模型在低性能设备上运行,以便服务更多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意识到教育一线的需求后,你才会真正去做。”他对技术赋能教育公平有了更深的理解。

沈君豪在巴塞罗那参加2024年国际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大会。

站在校企交叉点做研究

2024年,在巴塞罗那的国际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大会上,他与各领域学者交流,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研究范式变革。观点的交流和碰撞引起他更深层的反思:“以前的科学研究常常是个人或小团队就能完成,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从模型基础建设、部署到推理,涉及非常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更广泛的协作。作为科研工作者,需要对自己的定位有明确认知。”

换言之,“人工智能再往下发展,不单单是高校能够完成的事,需要依靠高校、企业、研究机构共同协作,从芯片到模型、从算法到产品形成全链路生态。”他认为,科研工作者必须站在高校与企业的交叉点,既有理论深度,又能推进技术落地。

读博的选择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响应,之所以选择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他看重的是产研融合的生态,学校背靠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既深耕基础理论,又连接产业需求,“是比较合适、能够有所作为的地方”。

读博期间,他计划聚焦于多模态模型推理研究;更长远的规划上,他期望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找到新的研究问题,推动人工智能为机器人应用提供基础,提升人工智能在教育等现实场景中的更深层嵌入。

学会学习,不断突破

关于人工智能,关于技术自主和全球协作的平衡、数据安全、道德伦理、技术与人的关系等等,沈君豪有很多思考。他坚信,“技术是能解放生产力的,但是人文关怀是技术无法替代的。解放生产力之后,人才有更多的时间去实现关怀。”

谈及AI青年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时,沈君豪强调:“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大模型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新东西,青年人与老一辈学者基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我们要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真正的问题,也要借力人工智能,构建一个从学习、验证再到迭代的闭环,不断推动科研进步。”

“我们还需要认识到,这是一个新兴领域,大多数尝试都会失败。失败并不意味着无用,它是在科研路上帮你排除一条错路。”他说,研究都是由失败堆积出来的,“我们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面对失败的韧性,这样才能在长期积累中取得突破。”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11943.html

(0)
每日电讯网的头像每日电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4日 上午10:06
下一篇 2025年5月4日

相关推荐

  • 马万斌调任内蒙古人大,3个月前拟提名地级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候选人

    马万斌 资料图 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近日发布的任免职名单,马万斌被任命为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马万斌,男,汉族,1967年11月生,中央党校研究生,工学硕士,正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 他曾任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内蒙古高等级公路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内蒙古交通投资(集团)…

    2025年3月27日
    2600
  • 甘肃平凉市委书记王旭已任甘肃省政府党组成员

    澎湃新闻获悉,此前担任甘肃平凉市委书记的王旭近日已任甘肃省政府党组成员。 另据微信公众号“甘肃发布”4月2日消息,省政府党组书记、省长任振鹤日前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副省长雷思维领学,副省长黄瑞雪发言,副省长王钧、省政府党组成员王旭及省政府秘书长张伟文参加。 王旭,女,汉族,1968年6月出生,甘肃秦安人,198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

    2025年4月2日
    700
  • “茉上茶田”傍大牌诱导加盟续:违规从事特许经营被罚没670余万元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对茉上茶田(北京)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茉上茶田”)违反《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作出行政处罚。公告称,茉上茶田从事商业特许经营活动、没有直营店的行为,违反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七条第二款“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的规定。共没收该公司违法所得6313579.18元…

    2025年4月24日
    1100
  • “珍珠女王”白如芳逝世,现场制作珍珠项链曾让撒切尔夫人赞不绝口

    本文图均为 北京东城微信公众号 图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被誉为“珍珠女王”的知名珍珠艺术设计师、北京红桥商场芳华珠宝品牌创始人白如芳女士,因病于2025年4月23日逝世,终年55岁。 公开资料显示,白如芳女士1987年进京经商,1990年开始在红桥市场经营珍珠。在近40年的商海经营中,她深耕珍珠领域、享誉珍珠业界,在行业享有“珍珠女王”的美誉。 白如…

    2025年4月27日
    600
  • 男子称35万买理想车10天重启15次,工作人员回应

    据《小莉帮忙》,4月9日,河南郑州的郭先生反映,他35万左右买了理想L8汽车,3月23日付款26日提车,可开走半小时,就出现了车机重启的情况。 据郭先生介绍,“正在驾驶过程中,车机黑屏,一直重启,其间所有交流都没有,提车10天,车机重启达15次以上。我不清楚是车辆检测问题还是质量问题。” 郭先生表示:“我花30多万买这个理想车,冲的就是智能,结果变成‘智障’…

    2025年4月10日
    1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