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飘絮之困”如何破解?专家坦言仍面临关键技术瓶颈

2025年4月15日,北京海淀公园,草丛中堆积了很多柳絮。视觉中国 资料图

杨柳树为城市防风固沙、绿化美化作出重要贡献,但其飞絮问题近年逐渐成为民生痛点。

“在飞絮高发期内,近半数就诊患者因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病症就医。”近日,北医三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王飞在北京林业大学主办的京津冀杨柳飞絮综合防治专家研讨会上说,飞絮不仅会加重呼吸道疾病,还会引发眼结膜红肿、皮肤瘙痒,甚至导致疲劳、低热等全身反应。如何平衡杨柳树的生态价值与民生健康,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北京五环内现存约28万棵杨柳树,叠加春季干燥多风的气候特征,飞絮问题尤为突出。

专家们认为,杨柳飞絮科学持续治理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多部门协同创新,同时要注重技术的推广应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切实改善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飘絮之困”

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朱建刚长期深耕园林绿化科研和管理领域,对北京杨柳飞絮治理工作有着深入的了解。他介绍说,杨柳飞絮的形成,是由于北京现存杨柳雌株数量庞大且分布广泛,加上气候干旱多风,温度上升后杨柳正处于生理成熟期,单株飞絮量较多,因此需要每年持续对现存飞絮雌株进行高强度的综合防治,而且防治工作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出现“年年治理年年飞”的情况。

国家林草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成也指出了杨柳飞絮综合治理的复杂性,他说:“植源性污染的发生存在地区性差异,北方城市更为突出,北京的植源性污染率为5.72%,成都0.59%。在所调查的三种主要的植源性污染中,过敏人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是花粉污染、飞毛飞絮污染、气味过敏,其中,花粉过敏者女性的发病率大于男性。”

如何从“根”上破解?

朱建刚认为,未来亟需建立覆盖监测预警、精准防控、树种优化、新型药剂研发及应用的全链条技术体系。从短期精准治理来看,针对飞絮高发期(3月20日-5月底),全市采取“高压喷水抑絮+路面强化清扫”组合拳,并应用自主研发的飞絮凝聚剂。该药剂通过粘合作用降低飞絮扩散,单次喷洒可持续7-10天,且无环境污染。

从长期源头管控来看,仍需逐步优化树种结构,将产生飞絮的雌株替换成雄株或其他更优树种;科技预警赋能治理,联合气象部门研发飞絮预警系统,动态监测温湿度等指标,提前发布防护提示。

王成认为,杨柳飞絮问题是植物自然生长特性与城市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治理核心在于“科学选择、合理配置、动态管理”——需从源头优化城乡绿化树种,而非“因噎废食”。“植物无罪,不能因飞絮、致敏等问题全盘否定其生态价值,更不能盲目推行‘以雄换雌’或简单替换杨柳树种方案。”

他建议,北方城市需以“未病先防”理念应对植源性污染挑战。“尤其是北方城市。目前关注比较多的是飞絮,近两年又增加了花粉,后面气味、臭氧等问题也会出现。要做好植物选择与配置的科学研究,未雨绸缪,不能总是有问题了才想办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认为破解杨柳飞絮难题的关键在于“植物开花调控”,需通过科技手段干预植物发育阶段,从根源抑制飞絮及花粉生成。

他提出控制杨柳花絮研究思路:其一,揭示调控杨柳雌株花芽分化的机理,确定调节剂抑制花芽分化的关键可控技术,为精准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其二,培育雌性不育系良种,培育防止花粉污染/飞絮发生的良种;其三,根据个体差异,选育花芽分化少,飞絮量减少的绿化杨柳树良种。

不过,尹伟伦也坦言杨柳飞絮治理研究仍面临关键技术瓶颈——仍有大量的木本植物遗传转化体系正处于探索阶段,加之开花基因调控网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许多基因在木本植物中的功能验证仍待完成。

个人防护脱离过敏源是关键

在“飘絮之困”短期内难以破解的情况下,公众个人该如何防护?

“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脱离过敏源,”王飞说,过敏反应与基因易感性和环境暴露双重因素相关,飞絮中的蛋白质成分可激活免疫系统,引发鼻黏膜水肿、气道痉挛等症状,且影响较普通花粉更持久。

作为医生,王飞建议公众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实时监测花粉浓度,关注“中国气象局花粉浓度实时监测”小程序,关注花粉动态;科学防护,比如外出佩戴N95口罩、护目镜及带帽檐的帽子,归家后及时清洁鼻腔、更换衣物;环境隔离,关闭门窗,使用HEPA滤网净化器,避免户外晾晒衣物,车辆的通风口可使用花粉过滤器;应急处理,鼻周涂抹凡士林阻隔花粉,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或鼻喷激素;若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10563.html

(0)
每日电讯网的头像每日电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9日

相关推荐

  • 今年,工资、收入、职业发展会有这些政策措施支持

    这个“五一”, 致敬每一个闪闪发光的你, 今年以来,多部门出台政策措施, 关系你的工资、收入、权益保障…… 帮你梳理好了, 一起来了解下—— 收入 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切实保障劳动者工资发放,清理整治欠薪,坚决纠正各类就业歧视。 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2025年5月1日
    1000
  • 国安机关提醒:智能家居暗藏泄密风险,你的音箱或正“监听”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普及,智能门锁、扫地机器人、智能全屋温控等智能家居逐渐普及,已经融入现代社会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显著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家居产品的敏感数据若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可能造成信息泄露,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无声的监听者”。智能音箱设备如被别有用心人员或组织恶意植入木马程序,可能绕开使用授权和监管要求,在未被唤醒状…

    2025年4月10日
    900
  • 卸任兰大校长后,严纯华院士重返北大作报告

    卸任兰州大学校长后,严纯华重返北京大学。 据北京大学新闻网消息,4月25日下午,由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部主办的“科学的缘分——院士报告会暨博雅师德讲堂”首场报告在北京大学博雅学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严纯华作“科学文化的营造——以导学关系优化为视角”的专题报告。 报道称,严纯华深刻剖析了科学文…

    2025年4月29日
    400
  • 李家超:香港将派救援队前往缅甸地震灾区协助搜救

    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造成了缅甸多地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9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特区政府将派遣一队救援队今天前往缅甸地震灾区协助搜救,救援队会尽全力协助当地拯救生命。 李家超表示,缅甸发生强烈地震,多人死伤,地震造成严重伤亡令人痛心,他谨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市民向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并向遇难者家…

    2025年3月29日
    2500
  • 水利部:2022年至2024年首次实现连续三年水库无一垮坝

    4月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水利部召开的水库安全管理工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通过强化水库安全管理工作,我国水库安全状况持续改善,2022年至2024年首次实现连续三年水库无一垮坝。同时,运行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水库工程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我国现有水库数量多、高坝多、病险库多。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表示,水利部锚定水库不垮坝目标,以“…

    2025年4月2日
    1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